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作  者╱
鄭晃二
出版社別╱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11/01   (2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93-838-0
書  號╱
1Y2Q
頁  數╱
280
開  數╱
25K
定  價╱
500 (特價 395)



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從上古至現代、橫亙東西方的城市漫遊。

城市的設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帶您進入時光隧道,漫遊歷史上著名的「城市」,理解其設計思考與內蘊的價值觀。

城市是個動態的有機體,內部與外部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持續變動中。城市的治理者常常面對新問題的挑戰,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本書關注「設計思考」改變城市的核心課題。從表面來看,城市的型態與空間回應人類文明的各種創造以及解決問題的結果。空間型態是容易觀察的表象,而這些現象卻是諸多因素折衝之下的結果,要推究其原因,需要從其他的脈絡來探討,才能透視深層與內在的邏輯;這些內涵即包含解決問題或追求的價值觀。

本書討論城市文明的範疇以古希臘羅馬與商周文明作為起點,旁及相關時空或相似類型案例;歐亞大陸與地中海沿岸城市為主要脈絡,再以全球各地重要相關案例為輔助。本書城市故事的時間與地理跟臺灣相關時,會將焦點轉移到與臺灣相關的脈絡或案例,這對本地讀者比較有共鳴,也可以就近安排參訪。
※書籍推薦人
孔憲法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王本壯 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李謁政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邱英浩 臺北市立大學校長
張基義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曾光宗 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黃麗玲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褚瑞基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蘇瑛敏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推薦文
聯合推薦

孔憲法(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專業書,文字簡明流暢,很適合做為大眾讀物。迥異於既有著作多以歐美觀點為主,本書以華夏文明與歐洲文明為雙主軸,從同時期商周與希臘羅馬文明為原點,探索城市的起源,各時期的主要形塑力量;最終從塑造現代城市的主要參與者,以及現代城市面對的挑戰與資源角度,指引未來可能方向。

王本壯(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城市的設計就是社區營造的過程,一種以民眾為核心的思維理念。這本書有如城市版的模式語彙,讓關心城市生活文化與規劃設計的我們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李謁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城市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作者帶領讀者理解文明中城市建構的角色作用者、權力關係、技術發明、參與倡議行動和人類居住的未來挑戰。這是一本輕鬆又有分量的都市設計好書。

邱英浩(臺北市立大學校長)
如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少女用生動、懸疑的故事吸引國王,本書讓人欲罷不能,深深牽引著讀者一頁一頁翻動。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和用詞,作者旁徵博引,東西交錯,用日常的語言娓娓道出城市的演變與發展。最特別的是,本書結合臺灣城市與建築的故事,吸引每日奔忙的城裡人停下腳步,品讀城市,思索城市未來。

張基義(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未來全球人口中有75%的人會住在城市,城市的連結與競爭會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本身的資源,用設計帶動創新很重要,這本書是回應這些問題的關鍵著作。

曾光宗(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每座悠久歷史的城市都充滿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構成要素,透過執政者歷次的規劃,或是有機的成長過程,逐漸蛻變為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巨大城市。這些城市極為複雜且充滿魅力,需要有一種「解密」的程序,引導我們認識城市。這本書提出16個有趣觀點,提供讀者「走讀」熟悉卻不曾發現其奧妙之處的城市。

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從建築到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跨界指南,作者以關注市民主體性的獨特視角,編寫了這本城市講義;從深入淺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向城市的饗宴。作者長期在社區營造、民眾參與方法等領域的耕耘,使得本書超越了介紹性的觀點,而更像是有關城市變遷的奧義書。

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帶領大家了解什麼是城市:城市的樣態、類型,以及居住在裡面人們的生活及慾望。書中不僅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更說出了對於城市未來發展的期待及願景。對於專業者或是一般讀者,這一本書都頗具意義;它提供了深入淺出的基礎城市學問,也給了城市治理者最誠懇的專業意見。

蘇瑛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都市複雜的面相及議題,透過作者一擊中的獨特觀點剖析,從說文解字開始,依重點標題拆解成簡單易讀的片段,讓人深省又會心一笑。這本書適合初學者了解城市發展史;相關人事物組構成的權益關係;也適合專業者進一步思考改變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

鄭晃二
     臺南人,曾赴美國與歐洲留學,目前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與臺北市立大學城發系兼任,擔任政府都市計畫、都市更新與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曾主持文建會「設計思考論壇」並出版《台灣東西向》、《城市散步》、《城意市象》、《雙城故事》、《創客城市》系列叢書;另有《社區─攜手造家園》獲得新聞局第二十八屆金鼎獎,近作有《建築設計這樣做》、《做工的場所》與《第一本建築故事書 :少女與白貓的文明探險》。

電子信箱:a0936074519@gmail.com

前言

第一篇
財主、國王與祭司
01 早期城市與空間
02 城市的權力與空間
03 理想城市的原型

第二篇
戰爭與和平
04 貿易拓展的城市
05 戰爭改變了城市
06 摩登時代的城市

第三篇
勞動者與漫遊者
07 機器改變了城市
08 可以散步的城市

第四篇
汽車與升降梯
09 速度改變了城市
10 汽車亂竄的田園
11 大樓滿滿的天空

第五篇
市民、專家與國家
12 市民改變了城市
13 專家追趕的腳步

第六篇
人、智慧與環境
14 友善與高齡城市
15 健康與安全城市
16 數位與智慧城市

參考文獻

黃金年代最偉大
的鋼琴家:從優
雅不羈到精緻客
觀(精)
非西方美學新結
構─新原始/新
東方/新魔幻
色彩新論─從心
理設計到科學應

世界音樂之旅
西洋藝術家事典
戲劇的味/道




第2講
城市的權力與空間(節錄)

一、掌權者的幸福與安全感
早期人類生活是充滿挑戰的,自然災害與人為侵犯隨時可以讓生命財產化為烏有,人類透過集居生活形成聚落與建造城市,建立比較安全的屏障。因應自然災害(暴雨、淹水、汙水、垃圾、瘴氣、獵食動物),與來自城市內部或外部的敵人進犯的風險,居住的環境會有不同程度的防禦屏障與空間品質。

有組織的群體透過各種方式(例如:繼承或是打鬥)出現領導者,此人的首要任務是維護自身與家族安全,其次才是協助管理的人與其他人的福祉。用簡單的區分來說,社會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有權力的統治者擁有良好的物資、環境、建築與空間。這些人即是王族、祭司、財主等人,他們是在氏族、政治、經濟、社會方面有較高地位的人;至於權力光譜的另一端即是農僕與奴隸。

社會地位越高,權力越大的人,擁有越多資產,越擔心失去,這些人在城裡的居住地點,保護設施會比較完備。對有權力者來說,住在高處或是受到層層保護的中心地區是最合理的選擇。

正因為這些考慮,早期城市空間品質跟權力關係成正比,空間與安全的關係從人類與環境相處追求福祉的經驗,可以看到發展出兩種空間關係:「金字塔」與「同心圓」模式。

金字塔模式
早期人類對於大自然十分敬畏,人們處在天地之間,越高就越接近神明、陽光與生命;越低越接汙穢、死亡、埋葬。就生物的特性來看,白天有陽光可以取暖,農作物可以生長,位於高空的太陽顯然有巨大又神祕的正向能量。

天上的星空對旅人與漁民來說是重要的方位指標,爬到高處,可以讓人取得保護,淹大水或是食人動物來襲的時候,住在越高處的人越安全;相反的,位在越低處的人越不安全。住在高處的人產生的垃圾、生物排出物、汙水等,往往是淤積在低下處,死去的親人也是埋在地下。

再舉存在第四維度「天堂與地獄」的概念為例,人們雖然看不見,但是在內心認為「天堂」是在天上雲端之間。臺灣民間宗教相信有「天帝」住在「天宮」;至於「地獄」則在地下,大概位於土層與岩漿之間。

「高與低」以及「上與下」之間的關係是人類認知,以及描述世界的態度,並非只是「物理性的相對關係」,而是帶有文化與社會意義的。常用的名詞,例如:「上駟對下駟」、「上流社會」、「社會底層」等等,這些詞彙對於上下與高低
的概念已包含了褒貶的意思。

再用馬雅文明祭祀用的金字塔來看,祭司的位置最高,與來自天上神祕力量最接近,祭品被「處理」之後棄置於金字塔下方遠遠的土地。

同心圓模式
同心圓的防衛性概念從每個人身體經驗就可以理解,所有保護人身安全的裝備都是可以消耗的用品,穿輪鞋運動的時候,跌倒有護膝、安全帽;撞壞沒關係,人安全就好。

城市因應防衛需求所做的房舍安排,與冷兵器戰爭中隊伍配置都是同樣的道理。越重要的人安排在越中心,由層層「人牆」保護,越外圍越優先受災,越有權力的人住在越中心,外來侵擾者需要穿越許多屏障才能抵達中心。

不論是來自王國內部或是城市外面的對手,想要取得中心位置要付出比較高的代價。這個代價,會讓對手慎重考慮自己要付出的「成本」與換取的「效益」之間的關係。

對城市實體來說,同心圓是由城牆所構成的,每一環的厚度與高度不同,越接近中心越厚越高。

高大堅固的建築由王族、神職人員居住,也是武力優先保護之處,如果再結合地理高度,更可以提高保護屏障;人民與社會底層者(野人、奴隸)住在外圍。

再來看希臘與中亞的例子,希臘的「衛城」建造在高臺處,裡面建造神廟,是眾神「落腳」保護城市的地方。中亞城市則將神廟建造在最高的土臺,外圍再造一座高牆,保護居住其中的王室貴族,高牆之外則是社會地位低下的市民或奴隸居住的地方。

商周的城市則以王宮為首要保護的核心,第二層是王族、仕官與神職人員使用的地方,裡面有神廟與貴族居所,第三層是市民居住的地方,也是市場的所在,地位更低的人住在更外圍,受到的保護更少。依照春秋時期管子的定義:「內為之城,城外為之郭,郭外為之土閬。」保護人民的屏障只有土堤。

控制與治理
人民採集種植、狩獵畜養,生產製造的食物、用品以及人力的服務,優先提供同心圓中心與金字塔頂端,擁有權力者使用分配,依序擴散到外圍與底部的人們。

食物、飲水與用品等資源要從金字塔的底層或是同心圓的外圍輸送到中心需要較多的人力,這對管理者來說卻是生死存亡的優先項目,換句話說,管理者必須透過實質的武力、財富或信仰的控制,來達成這種消耗能源的資源分配方式。

對於權力頂層的人來說,取得並累積食物是很務實的目的,國王透過武力集團的威嚇或保護,換取「貢品」(後世的概念稱為稅收),國王擁有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軍隊;這種武力集團對於財主的控制十分強大,已經不是綠洲或驛站財主所僱用的兵勇可以相提並論。

祭司透過消災解厄或下咒降符的儀式,換取人們提供給神明的「祭品」,中世紀羅馬公教對人民抽取「十一稅」,以及現代宗教透過教義要求信徒提供資金,都是類似的思考模式。究其根源,都是人類出於恐懼以及希望追求幸福的努力。祭司累積財富也可以增加人手來保護自己,少林寺的出家眾練武自保圖個平安,日本戰國時期「一向宗」僧人在各地寺廟串聯,與織田信長對戰十年,可就足以撼動政權。

若是國王政權與祭司宗教兩者的力量結合,可以更有效控制經濟與財富,北朝(386-581)以佛教統治國家,百姓投入財富與心力禮佛建廟,達到空前之境;歐洲大小王國在教宗號召下,兩百年間(1096-1291)在中亞地區攻打掠奪,與其說是宗教戰爭或文化與價值觀的衝突,其實經濟目的更為明顯,歐洲自稱正義的「十字軍東征」,在被侵擾的人來看是「法蘭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