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智銳老博士談天說地
作  者╱
熊智銳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博雅文庫
出版日期╱
2021/09/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522-930-6
書  號╱
4R20
頁  數╱
328
開  數╱
25K
定  價╱
380



本書蒐集現年九十八歲老博士熊智銳自民國七十年代起發表在各報章期刊上的八十多篇小文章,主要內容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談詩論文」,主要討論與評析李白、杜甫、王勃、蘇東坡等人之詩文意蘊。第二部分是「我的健康學」,內容則是從自己的經驗談論老人、退休長者的身體與心理等層面的健康照護。第三部分是「教育向前看」,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的作者,從老師、學生的角度來談論評析他在教育界看到的一些現象,如憂心教師定位、關心學生如何更積極學習等。第四部分是「談笑看大千」,內容是討論飆車、直呼名字的惡習等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議題,也談從事義工、關懷他人等人生議題。本書收錄的小文章中,歸結、記錄了作者數十年來累積的各種知識與人生體驗,期望可以提供給讀者一些參考。
※書籍推薦人
前總統府資政趙守博、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施至遠
聯合推薦

熊智銳
祖籍河南商城,民國一○八年,以九十五歲高齡,榮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各媒體爭相傳頌。夫人王廷蘭老師,曾榮膺金氏紀錄臺灣生最多(五個)博士子女的媽媽。伉儷爭輝。熊氏以研析唐詩為嗜好。《唐詩新品賞》為其名著之一。《台灣日報》、《國語日報》、《中國語文》等報刊,均曾發表其唐詩析賞專欄。為傳承推廣「詩教」、「詩學」,十年前應臺北市內湖社區大學之邀,在該校開設「唐詩欣賞與習作指導班」,其後以教學成果輯成習作專集,收錄學生近體詩作數百首,流傳於世,頗獲佳評。

卷一 談詩論文
卷二 我的健康學
卷三 教育向前看
卷四 談笑看大千

臺灣茶的故事
第一本建築故事
書:少女與白貓
的文明探險
風力發電真好玩
草莓公主想長大
(精)
獨角獸投資王:
中國私募股權頂
尖的投資人
公共事務:洞悉
社會議題,汲取
各國智庫




卷一 談詩論文

何勞許多轉折
張繼的〈楓橋夜泊〉詩文如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又是一首爭議很多的詩。不但古今許多人爭議,連外國人(日本人)也插上一腿,湊起熱鬧來。爭議的話題,大概有以下幾點:
有人認為「霜滿天」不合理,應該是「霜滿地」才合理。這又牽連到合理不合理的問題上了。用理則學的眼光去讀詩解詩,相信很多詩都該丟進垃圾堆去的。我們姑且不論這首詩押的下平聲一「先」的韻,如果真的將它改為「霜滿地」的話,那就「詩味」全無了!這首詩也決不會流傳到現在。
接著是日本人對「江楓「的解釋,日本人很踏實,對中國典籍上的每一個字,都喜歡窮究根柢,找出來路。由於現在的蘇州城有江橋和楓橋,所以他們說,這「江楓」呀!並不是江邊的楓樹,而是江橋和楓橋。再下來就是「愁眠」了,包括日本人在內的很多人,都把「愁眠」當作地名解,因為如今這裡確實有個「愁眠山」嘛!果真這麼解,那麼張繼先生的這首〈楓橋夜泊〉,豈不是但寫景物,不及情感了嗎?如此也就不必說「夜泊」不夜泊了,反正詩人此時的心情,只是觀看數說當地景物而已。
另一個爭議的話題是「夜半鐘聲」的問題,有人認為既云「夜半」,何來「鐘聲」?
同時,夜半鐘聲可以到客船,難道白晝、清晨、傍晚……時的鐘聲,就不能「到客船」嗎?這麼挑剔,您看累不累?實則,這裡所謂「夜半」,亦不過是個時間上的指謂詞而已。有人又說,當地的寺廟,就是在半夜敲鐘的,考證明確,都是太過黏貼的說法和解法。最後又有人把末句解作:「忽聞寒山鐘聲,夜半而鳴,不覺起視,啊!原來客船已到蘇州城外之楓橋矣!」真妙。這麼說,這首詩豈非「文不對題」乎?
其實,有必要如此折來轉去嗎?真令人迷惘。
(本文曾刊於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五日《台灣日報》副刊)

回過頭來,海闊天空
再來談談張繼的〈楓橋夜泊〉吧!
有些不兜圈子的解詩者,他們不把「霜滿天」解作「霜滿地」,不把「江楓」解作「江橋和楓橋」,也不把「愁眠」解作「愁眠山」;並引證物理學的知識,說夜半空氣冷,聲波往下傳,所以鐘聲可以傳到江中的船上來。而他們如此直譯的結果,自然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這一切既使人愁;而夜半鐘聲,就更使人愁上加愁。
因此,這位詩人就心有千千結,愁苦不堪,難以釋懷。
他們這樣解釋,以加重客遊在外者的愁思,固然可以;但是總覺得有些走極端,有些過火。原詩作者的意思是否如此,以及一般詩人的情懷是否如此偏執,卻仍有待推敲。
試舉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為例。詩人久客四川,家人問他何時可以回家,他答說「未有期」,也就是「不知何年何月」;而此刻又正值「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愁苦景色。
在這種愁苦不堪的情況下,詩人並不一直沉墜下去,乃回過頭來,把筆鋒轉到「何當共剪西窗燭」上,假想到他日見面時的情景;於是頓覺海闊天空,意興盎然,這也是詩人之所以為詩人的所在。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之後,馬上筆鋒轉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最後相勉「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該是何等灑脫!
因此,對於〈楓橋夜泊〉的後兩句,是否也該給它一個「回過頭來」的新解呢?回過頭來,讓詩人的「客愁」得到一些抒解,是不是能得到詩人的會心首肯呢?愚意是:
正當詩人哀愁失眠的時候,姑蘇城外寒山寺那邊,忽然傳來幾下鐘聲;此時的鐘聲,或許格外清新悠暢,因而使得詩人感到幾許清醒,得到若干寬解和舒暢。有無如此可能呢?有無如此解釋的必要呢?可否如此解釋呢?如此解釋是不是比較好些呢?幸高明讀者有以教之。
(本文曾刊於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台灣日報》副刊)

蘇東坡的絕招
杜甫詠〈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詩的解釋,由來頗多爭議。大概從宋初就開始有各種說法,其中有一夥發思古之幽情者,為蜀漢、諸葛亮抱不平,因將「遺恨失吞吳」一語,解作先主、武侯欲與關羽報仇,故恨未能滅吳。
蘇軾對上項解法,不予苟同,可能苦於一士諤諤,孤掌難鳴,最後乃使出杜甫托夢的絕招,情勢似乎才好轉。《東坡志林》云:「僕嘗夢見人云是杜子美,謂僕曰,世人多誤解吾八陣圖詩……以為先主武侯皆欲與關公復仇,故恨其不能滅吳,非也。吾意本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晉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意,此為恨耳。」也就是說,蘇東坡把原作者搬上證人席,請他出庭作證,證明他的原意是說,因孔明未能阻止劉備伐吳,以致兵敗、身亡,國勢也從此大壞,這才是孔明的遺恨所在。
實則,蘇東坡出生時,杜甫已經死了二百六十六年,杜甫是否真的到了蘇軾的夢中?夢中的證詞是否果真如此這般,誰都無法證實。即使起辭世已八百餘年的東坡居士於地下,恐亦難以質對。不過東坡的這一招,似乎已產生了極大的作用,故後世解此詩者,多接受了杜甫在蘇夢中的證詞。如果那真的是他的證詞的話。
但在下以為,這首詩的關鍵應是「江流石不轉」,而不是「遺恨失吞吳」。如能賦予「江流」句以承上接下的任務和生機,賦予「石」以生命,使「石」人格化,把諸葛亮的遺恨,轉化而假「石」的身分傾吐出來,既可免於杜子美的說教語氣,又能產生更大的說服力,豈不更佳?意謂江流而石壘所以不轉者,乃遺恨劉備伐吳之失策也。高明以為可乎?
(本文曾刊於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四日《台灣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