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砲戰─兩岸人民的生命故事
作  者╱
李福井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
2018/09/21   (1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752-4
書  號╱
8V0H
頁  數╱
272
開  數╱
20K
定  價╱
320 (特價 253)


作者手持著的是一枝高貴的筆。那種筆法已經超越敵我,也超越了醜陋的人性。這不僅僅是一本悼亡書,而是把人性拉高,讓讀者看見高尚的歷史同情。
這本書,值得我這世代的人仔細捧讀,也值得未及參與歷史的世代重新反省戰爭的意義是什麼。
             ───   陳芳明
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中共連續四十四天,砲擊金門四十七萬發砲彈,掀起第二次台海危機。今年剛好屆滿六十周年。金門承擔了歷史的苦難,開創了爾後兩岸一甲子的和平。
本書作者是金門人,八二三的親歷者,不僅爬梳紛陳的戰爭史料,還以宏觀的視野深入兩岸三地,訪談大陸支前民兵、台灣充員兵與金門民眾超過兩百人,歷時十二年。
金門曾為前線擋過砲火,因此體悟一句話:「戰爭無情,和平無價。」
本書從兩岸三地人民的角度切入,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以及對戰爭的感受,不僅呈現八二三砲戰的歷史樣貌,也提供兩岸人民何去何從的歷史思考。
※書籍推薦人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推薦文
推薦序 / 陳芳明 台灣歷史的分界點──《八二三砲戰序》

在台灣島上成長的年輕世代,似乎已經沒有八二三砲戰的記憶。即使以我個人來說,一九五八年金門砲戰爆發時才只有十一歲。那時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只聽到大人們在討論金門發生的事件,卻覺得非常遙遠。小小的心靈也跟大人一樣,每天早上起床就翻閱報紙。只要報導擊落米格機的消息刊登出來,心情竟然跟著雀躍起來。尤其聽到收音機傳來的捷報訊息,在班上同學之間也會熱烈討論。那時並不知道什麼叫做「共匪」,甚至也不知道金門位在何處。那是生命中對八二三砲戰最初的記憶。隨著年齡的成長,尤其在過了十八歲後進入大學,那次砲戰的時代意義才逐漸鮮明起來。尤其自己是就讀歷史系,再加上與生俱來的強烈時間感,才慢慢與童年時期所獲得的資訊銜接起來。在大學時期閱讀洛夫所出版的長詩《石室之死亡》,曾經苦惱我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才知道,那是描寫八二三砲戰的一首長詩。後來又讀了商禽的一首詩〈逢單日的夜歌〉,才知道那是砲擊最慘烈的日子。兩位詩人所描述的砲戰意象,在相當程度上挾帶著反戰的意味。這都是後來回顧早年歷史時,才慢慢理解當年的真實狀況。
這場戰爭決定了金馬台澎的歷史命運,對於台灣島上的住民,經由這場戰爭的洗禮才漸漸覺悟,大家都是屬於生命共同體。歷史並不遙遠,而生命也並不疏離,在戰雲的壟罩下,沒有誰可以享有更幸運的待遇。沒有經過那場砲戰,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界線就不可能那麼分明。從全球冷戰體制的觀點來看,二十世紀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對決,分別發生在一九五○年的韓戰、一九五八年的金門砲戰、一九六六年的越南戰爭。經過這三次戰爭的洗禮,亞洲的政治形勢才逐漸穩定下來。所謂冷戰體制,其實是以資本主義陣營為首的美國,與共產主義陣營為首的蘇俄,展開長期的軍事對決。從全球的觀點來看,冷戰指的是美蘇之間的相互對決,雙方同時進行武器競賽,卻從來沒有真正爆發戰爭,而都是局部的發生在朝鮮半島、台灣海峽與中南半島。金門一役使得台灣的政治逐漸穩定下來,那是相當關鍵的一場戰爭。
李福井所寫的《八二三砲戰》,使逐漸淡忘的歷史記憶又再次鮮明起來。他是金門人,從古寧頭戰役之後到八二三砲戰都生活在歷史現場。第一次與他認識,是二○一五年他們的金門書院邀請我去金門演講。那也是我第一次造訪台灣領土的最前端,而且也第一次發現原來金門距離廈門是那樣接近。走出金門機場時,竟然發現網路訊號都是從對岸發射過來。電話自動連線時,竟然出現「中國移動」的字樣。只有到達歷史現場,才能夠想像八二三砲戰時的險境。與李福井認識是我的幸運,從他那裡我聽到許多有關金門的掌故。他寫過《古寧頭戰紀》,讓我對一九四九年發生的戰爭有了全新認識。
他的遣詞用字頗有史筆的味道,在做任何價值判斷時,他一定是站在金門人的立場下筆。如果說這本書是八二三砲戰的一個總結,亦不為過。寫了將近十二年的這本書並非是閉門造車,而是經過長期的踏查與探訪,而且遍歷兩岸三地。同時也參考兩岸的官方史料,再加上金門人在地的親身經驗,才完成了這部詳細的戰爭史。這本書從第一章開始,就直接把讀者拉入了戰場。從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黃昏開始砲轟金門島,在短短四十四天裡砲彈落下四十七多萬發。作者說平均每一平方公里中彈約三千二百發,密度之高,創下世界戰爭史的紀錄。整本書就這樣開始,讓讀者直接感受了前線戰場的慘況。作者彷彿是一位歷史家,他不僅有在地的觀點,而且也涉獵了與金門砲戰相關的重要中外史料書籍。他重新建立的歷史現場,使讀者恍如置身其中。閱讀之際,不免也捏了一把冷汗。
砲戰發生之初,當年的國防部長俞大維也在戰場,而且中彈在腦部顱骨。他到九十三歲去世後火化,才從腦部取出一片彈殼。余光中還特地寫一首詩〈一片彈殼〉,李福井還特別在書中引述。這本書最令人動容之處,莫過於作者在金門島上訪談無數戰爭的親歷者。這本書不只是寫出來的,而且也是走出來的。作者走遍金門的每一個村落,去訪問所有戰爭的親歷者,這是書中最引人入勝之處。戰後餘生者所講出來的每一句話,顯然又使熄滅已久的戰火再次燃燒。作者不辭辛勞走過一個村落又一個村落,為的是讓戰爭實況浮現在書中。幾乎可以想像,作者在親自訪談時想必也掉了無數眼淚。他所描寫的每一個故事是那樣生動,讓讀者簡直是親歷其境。靜態的閱讀尚且使讀者滿眶含淚,何況是作者親自與戰爭受害者面對面談話。
朱西甯曾經寫過長篇小說《八二三注》,他的筆法不免有虛構之處,卻足以使讀者的血液沸騰。李福井的這部戰場紀錄,不僅字字有來歷,而且許多小故事都是在訪談中重建起來。那好像是歷史現場的實況轉播,閱讀之際也不免含著眼淚。尤其第十七章〈八二三墳場,多少辛酸多少淚?〉,記錄著一位台灣的充員兵曾德義也在金門戰場陣亡。他有三個孩子,家裡還有高堂父母與寡妻。砲戰結束後換取一罈骨灰返鄉,送到台灣家裡。其實那是許多遺體集中火化,才從混合的骨灰中取出一把置放。那些骨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再也分不清誰是誰。這是相當生動的一段紀錄,也是生命共同體的最真實寫照。
李福井甚至也到對岸的廈門訪談,去尋找八二三砲戰的八路軍受害者。這是閱讀本書的訪談中,最令人感動之處,這才是真正的史筆。在戰場中也許必須分清敵我,戰爭結束後死亡的死亡,倖存的倖存,再也不能以敵我關係來看待那場戰爭。李福井勇敢到廈門去訪問受害家屬時,他手持著的是一枝高貴的筆。那種筆法已經超越敵我,也超越了醜陋的人性。掩書之際,才感覺到李福井的用心良苦。這不僅僅是一本悼亡書,而是把人性拉高,讓讀者看見高尚的歷史同情。《八二三砲戰》這本書,值得我這世代的人仔細捧讀,也值得未及參與歷史的世代重新反省戰爭的意義是什麼。讀完這本書,我願意向李福井先生致敬。

2018.6.28 政大台文所

李福井

一九五○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資深媒體人,中時晚報撰述委員退休。
先後服務於中國時報、美洲中國時報、自立晚報、大成報、麗台運動報、馬祖日報、金門日報。
二○○六年返鄉,從事口述歷史。
三任國立金門大學駐校作家。

著作
《八二三史記系列1-4冊》、《古寧頭 李花開》、《蔣介石密碼》、《1949古寧頭戰紀》、《金大崛起—魔法校長李金振》、《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金色年代》、《風雨江山》、《丹心》、《以狗為師》、《他們怎麼說歷史》、《A.T.檔案大解碼2630》、《古寧頭歲月》、《古寧頭戰紀》、《與心靈有約》

專欄
「浯江夜話」、「台北夜未眠」、「聽濤隨筆」

2009年《他們怎麼說歷史》獲第一屆國家出版奬及國史館文獻獎
2011年《金門百年庶民列傳》總編輯,入選2011全國百大代表性圖書
2015年 獲第四屆海峽兩岸漂母杯散文獎
2016年《古寧頭 李花開》獲第41屆金鼎獎及國史館文獻獎佳作獎
2017年《蔣介石密碼》獲第14屆浯島文學獎長篇小說優等獎

推薦序 / 陳芳明 台灣歷史的分界點──《八二三砲戰序》
自序 / 李福井   不廢江河萬古流
01■ 北戴河會議,毛澤東決定砲打金門 
02■ 金門,是兩岸歷史的核心 
03■ 子孫的命運,由祖先所決定 
04■ 第一波砲擊:「斬首行動」
05■ 太武山崩了一角,蔣介石關切 
06■ 第一波攻擊:翠谷中彈之謎 
07■ 黑色中秋節,歷史呼痛的高潮 
08■ 砲火無情,上帝何不垂憐憫? 
09■ 珠山打碎了,珠子滾地沾染了血跡 
10■ 洋山打到烊了,洋山人被譏為乞鳥 
11■ 金中應屆畢業生,衝破火網大出逃 
12■ 大嶝女砲班,見證兩岸一頁慘烈鬥爭史 
13■ 戰火流離來摧折,顛苦人生顛苦命 
14■ 圍頭戰地小老虎,不敵兩岸的和平情鴛 
15■ 獨臂婆婆養育七子女,大陸媳婦來救贖 
16■ 林德祿,一個六十年沒有退伍的戰士! 
17■ 八二三墳場,多少辛酸多少淚? 
18■ 廈門何厝英雄小八路,外甥打母舅 
19■ 眼淚是流不完的,誰有權力決定別人的命運? 

天清浪高饗宜蘭
:風土.人文.
鐵道
燒香拜好神─台
灣的祭祀文化與
節慶禮俗
老臺灣新人類─
他們的故事我們
的生活
征臺紀事─牡丹
社事件始末
翱翔福爾摩沙─
英國外交官郇和
晚清臺灣紀行
紅毛探親記─1
870年代福爾
摩沙縱走探險行




01   北戴河會議,毛澤東決定砲打金門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傍晚六時三十分中共萬砲齊轟金門島,揭開了八二三砲戰的歷史序幕;十月六日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建議舉行和平談判,並自即日起停火一周。在這連續四十四天狂風驟雨式的砲擊中,二○一四年金防部指揮官湯家坤中將說,國軍官兵計有四五六人陣亡,一九七二人負傷;金門老百姓一百六十二人罹難,六百三十八人受傷。房屋全毀三五四三間,半毀二八○○間。金門約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左右,中彈四十七多萬發,平均每一平方公里中彈約三千二百發,密度之高創世界戰史記錄。

兩岸鬥爭的歷史,是這樣展開的。

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軍以風捲殘雲之勢,席捲大陸山河,然而卻在蕞爾小島的金門踢到鐵板,血染灘頭,片甲無回,這一役有如現代赤壁之戰,兩岸從此隔海峽而治;兩岸的分裂,國共的鬥爭,美蘇的冷戰爭霸,就建構了毛澤東發動八二三砲戰的歷史舞台,而以黎巴嫩的問題為出口,玩起絞索的牽制戰。

一九五八年五月九日二戰後獨立不久的黎巴嫩,出現反對向美一面倒的武裝事變,七月十五日美國陸戰隊由貝魯特登陸,出兵黎巴嫩鎮壓反美勢力;七月十七日英國也出兵約旦,從安曼登陸。英美的軍事行動,威脅阿拉伯國家,破壞整個中東的和平,中共決不坐視。

中國大陸站在反美帝的全球制高點上,藉口聲援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民,「七月十六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和抗議美國的侵略行為,要求美國立即從黎巴嫩撤軍。」隨後大陸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舉行反美示威,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義鬥爭。

美國出兵黎巴嫩,毛澤東為何要砲打金門呢?說穿了這是毛澤東一石兩鳥的鬥爭策略,臺灣的背後是美國,金門的背後是臺灣,毛澤東砲打金門,就牽動了國際鬥爭的敏感神經,不僅打擊美國,也打擊國民政府。這是毛澤東的「絞索政策。」

與美對抗,毛澤東發表絞索策略

然而何謂絞索策略呢?毛澤東在一九五八年九月八日的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五次會議上發表關於金門、馬祖絞索講話:

還是談一談老話。關於絞索,上一次不是談過嗎?︙︙現在不講別的,單講兩條絞索:一個黎巴嫩,一個臺灣。
臺灣是老的絞索,美國已經占領幾年了。它被什麼人絞住了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絞住。六億人民手裡拿著一根索子,這根索子是鋼繩,把美國的脖子套住了。誰人讓它套住的呢?是它自己造的索子,自己套住的,然後把絞索的一頭丟到中國大陸上,讓我們抓到︙︙不得脫身。它現在進退兩難,早退好,還是遲退好?早退,那麼所為何來呢?遲退,越套越緊,可能成為死結,那怎麼得了呀?至於臺灣,它是訂了條約的︙︙至於臺灣,就訂了個條約,這是個死結。這裡不分民主黨、共和黨,訂條約是艾森豪威爾,派第七艦隊是杜魯門。杜魯門那個時候可去可來,沒有訂條約,艾森豪威爾訂了個條約。這也是國民黨一恐慌、一要求,美國一願意,就套上了。

金門、馬祖套上了沒有?金門、馬祖據我看也套上了。為什麼呢?他們不是講現在還沒有定,要共產黨打上去,那個時候看情形再決定嗎?問題是十一萬國民黨軍隊,金門九萬五,馬祖一萬五,只要有這兩堆在這個地方,他們得關心。這是他們的階級利益,階級感情︙︙總而言之,你是被套住了。要解脫也可以,你得採取主動,慢慢脫身。不是有脫身政策嗎?在朝鮮有脫身政策,現在我看形成了金、馬的脫身政策。你那一班子實在想脫身,而且輿論上也要求脫身。脫身者,是從絞索裡面脫出去。怎麼脫法呢?就是這十一萬人走路。臺灣是我們的,那是無論如何不能讓步的,是內政問題;跟你的交涉是國際問題。這是兩件事。你美國跟蔣介石搞在一起,這個化合物是可以分解的。比如電解鋁、電解銅,用電一解,不就分離了嗎?蔣介石這一邊是內政問題,你那一邊是外交問題,不能混為一談。....我們這裡一打砲,這裡兵不夠,它又來了。臺灣這些地方早一點解脫,對美國比較有利,它賴著不走,就讓它套到這裡,無損於大局,我們還是搞大躍進。至於緊張局勢,也許還可以講幾句︙︙臺灣緊張局勢又是大家罵美國人,罵我們的比較少。美國人罵我們,蔣介石罵我們,李承晚罵我們,也許還有一點人罵我們,主要就是這三個....尼赫魯總理發表了聲明,基本上跟我們一致的,贊成臺灣這些東西歸我們,不過希望和平解決。這回中東各國可是歡迎啦,特別是一個阿聯,一個伊拉克,每天吹,說我們這個事情好。因為我們這一搞,美國人對它們那裡的壓力就輕了。

....臺灣的緊張局勢究竟對誰有利些呢?....美國總是不好,張牙舞爪。十三艘航空母艦就來了六艘,其中有大到那麼大的,有什麼六萬五千噸的,說是要湊一百二十條船,第一個最強的艦隊。你再強一點也好,把你那四個艦隊統統集中到這個地方我都歡迎。你那個東西橫直沒有用的,統統集中來,你也上來不得。船的特點,就在水裡頭,不能上岸。你不過在這個地方擺一擺,你越打,越使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無理。

這樣複雜的歷史情境與國際背景支配了兩岸領導人的政治思考,美蘇兩大集團利用蔣毛,以及蔣毛利用美蘇相互綁架的爭鬥,就以金門為肉搏場。毛澤東收緊絞索,沒有勒死美國人,卻差一點把金門人勒死。

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七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解放軍空軍和地面砲兵部隊開始行動。空軍抓緊轉場入閩,地面砲兵和海岸砲兵抓緊做好海上封鎖準備。﹂對於中東問題,中共已開始準備跟美帝鬥爭了。這時是炎炎夏日,學生正在放暑假,農夫也在山上忙著耕作,然而北京的中南海,正處心積慮要向金門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