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幸福:台灣的吉祥文化
作  者╱
林承緯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
2017/09/28   (1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7641-3
書  號╱
8V48
頁  數╱
272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特價 300)


1、以紮實專業的學術研究成果為基礎,重新改編轉化而成的通俗讀物。
2、淺顯易懂的文字,配合豐富的手繪彩圖,具體呈現台灣民俗文化。
3、獨創的圖解民俗入門書籍,邊看邊讀以視覺感受民間禮俗之美。
  追求幸福,期盼任何與自己相關的事物,都能朝著自己所寄望的方向而發展這樣的信念,綜觀古今中外的人們,無不是以此觀念做為人生處事的信念與行為依歸。而這種祈求吉祥美好的心願,漸漸地隨著文化與歷史的演變,逐漸地凝聚融入而成各民族、族群的基底文化,這種文化現象,即為你我所熟悉的吉祥。
  吉祥文化是民間普遍價值與處世精神,其藉由語言、符號、物質特性等象徵寓意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的客觀事物加以形塑,使之成為表現象徵意涵的載體,傳達人們對於吉祥幸福的祈望。「吉祥物」為吉祥文化觀念下的產物,它根植於民間生活之中,透過蘊涵的象徵形式,傳達出人們的處世信念與價值觀。本書將透過臺灣傳統生命禮俗為例,試圖對其中吉祥物所寓含內涵加以分析,以勾勒臺灣傳統民間的吉祥文化,進而探索潛在於台灣人的心靈世界。
※書籍推薦人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作品,有學術的深度亦可作為一般了解民俗的入門書,全書圖文並茂,文字描述詳盡,每個民俗的細節都包括在內。
民俗學者 阮昌銳教授

俗諺:「新例沒設,舊例沒滅」,本書引導讀者認識台灣傳統嫁娶、生育禮俗,瞭解傳統禮俗源流。
民俗學者 林茂賢教授
※推薦文
推薦序
本書作者林承緯博士是一位熱心民俗研究的青年學者,也是民俗學界後起之秀。十餘年前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我在所上開設一門與台灣民俗研究有關的課程,承緯當時就來選這門課。課堂上,承緯時常提出問題,也常以田野的資料來詮釋,當時我覺得承緯好學不倦,而且有深度的學術知識,在同學之中是一位非常勤奮又好學的青年學子。碩一時,承緯就來問我,碩士要念幾年,我說精讀、辛苦一點,兩年就夠了,承緯果真兩年就畢業。讓我想起先母常對我說的話:﹁世界上只有懶惰的人,沒有懶惰的土地﹂,意思是說只要你肯努力一定會有收穫。承緯就是肯努力的人。
這一本書部分是承緯的碩士論文,但他再做整理並且增加材料,提升新的看法和論述。本書以台灣人的一生禮俗及其相關的吉祥文物為主軸,記敘人的一生:出生、成年、結婚、壽辰,一直到人生終點死亡的喪葬儀禮。一連串的人生歷程中,每一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都充滿危機,人們為了要能順利通過這些關口,就產生了各種祭儀,為了確保美滿幸福,民間發展出各種吉祥文物營造吉祥氣息。吉祥文物在屬性上有植物、動物、食物與器物,這些文物象徵人生願望,在緊張時刻以吉祥的氣息來實踐幸福美好的希望。
本書是一本深入淺出的作品,有學術的深度但亦可作為一般了解民俗的入門書,全書圖文並茂,文字的描述詳盡,每個民俗的細節都包括在內,同時最大的特點在作者不但指出習俗的內容,也說明習俗的深層意義:﹁為什麼﹂?這是坊間一般民俗書籍所欠缺的內涵。要說明「為什麼」,不是一般民俗研究的人所能提出的。在圖案方面,承緯的書中是手繪的,讓讀者更能清晰理解吉祥文物的樣貌。
這一本書實際上,可做為大學、研究所學生要了解台灣民俗和生命禮俗的教科書,也可做為社會大眾要認識人生禮儀的重要參考書。我很榮幸能先讀到本書的原稿,這本書的出版有助於台灣民俗學的發展,這是一項基礎的工作,也寄望承緯能再接再厲,有更多的著作發表。

林承緯
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專長領域為民藝美學、民俗學、傳統藝術。
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並擔任文化部與各縣市政府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秘書長、日本民俗學會國際交流特別委員會委員等職。

推薦序 阮昌銳
引言 吉祥緣起
第一章 祈吉納福的世界
 文化象徵與吉祥物
 漢人的傳統吉祥文化
 台灣民間的吉祥觀:財子壽
 吉祥物的體系與其表現方式
第二章 生育禮俗與吉祥物
 生命的孕育:祈子、懷孕
 生命的禮讚:生產、三朝、滿月、四月日
 生命的成長:週歲、成長
第三章 嫁娶、壽慶禮俗與吉祥物
 姻緣的約定:婚前禮
 姻緣的締結:正婚禮
 姻緣的餘韻:婚後禮
 生命的祝福:壽慶禮
第四章 喪葬禮俗與吉祥物
 生命的盡頭:臨終
 生命的終結:殯殮
 生命的告別:出殯
第五章 吉祥物的價值與意義
 吉祥物的特性與吉祥圖案
 吉祥物於禮俗中所具有的功能與運用模式
 吉祥物的文化意涵與民間價值觀
第六章 吉祥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民俗、吉祥物與傳統藝術的關係
 吉祥物的變遷與展望
 吉祥物於人類社會的價值與貢獻
參考書目
後記

天清浪高饗宜蘭
:風土.人文.
鐵道
燒香拜好神─台
灣的祭祀文化與
節慶禮俗
老臺灣新人類─
他們的故事我們
的生活
征臺紀事─牡丹
社事件始末
翱翔福爾摩沙─
英國外交官郇和
晚清臺灣紀行
紅毛探親記─1
870年代福爾
摩沙縱走探險行




第二章    台灣人的生育禮俗與其吉祥物

      傳宗接代、繁延後代為放諸四海皆準,全人類延續生命共通的本能、心願。對傳統漢人社會來說,生育以致於生男孩的觀念,在父系社會重視傳宗接代、家族綿延,以及養兒防老、多子盡孝等觀念的驅使下,更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生育禮俗。新生命的來臨,始於婦女懷胎開始,從祈子至懷孕期間,民間在傳統信仰觀的驅使下,往往將懷胎寄望於神靈庇祐。出生,新生命的開始,從出生到滿週歲期間,由於早期醫療不發達,孩子雖算順利出生,不過是否能平安養大,成為父母家人最艱鉅的任務。因此,在醫療與知識未開的時期,人們惟有將期望寄託於信仰、禮俗儀式所具有的力量。滿週歲,意味嬰兒安然渡過生命中最脆弱的階段,此時各家庭多半會宴請親友,共同為這個新生命的未來獻上祝福。從週歲至成年又是人生另一個階段,嬰兒在渡過週歲之後,身體與抵抗力也日趨增強,父母會將關注轉往人格的養成及教育修身上。這樣一直持續到十六歲,家人會為子女舉行成年禮,目的在於提醒年紀以達獨立自主階段,讓子女在往後的日子裡,能夠培養出足以面對未來各項挑戰的擔當與力量。

壹、生命的孕育-祈子、懷孕

  一、祈子

      新生命的誕生來自男女的結合,兩性間正常的結合始於婚姻關係的建立,因此,當我們要了解生育禮俗,需追根究底的從婚嫁中的禮俗作法談起。傳統社會婚姻關係的締結,主要是為了傳宗接代,基於這項傳統社會視為的終極目的,造就出在整個婚禮過程中,出現不少與生育相關的物件及儀式。譬如在蘊含吉祥寓意的物件上,就出現:蓮蕉花、石榴、木炭、稻穀等物。至於動態呈現的儀式行為,則可見:安床、灑榖豆、灑草等作法。婚禮之後,若久婚不孕或急於求子,必須仰賴祈子的民間習俗及宗教儀式。其作法除了各地流傳於婚俗中的祈子習俗與相關吉祥物,一般在臺灣民間最常見的祈子,便是前往寺廟向神明許願求子。傳統社會的觀念認為生死都是命中註定,一切都是命運所主宰,所以若要得子唯有求助於神。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司掌生育、婦女之神為註生娘娘,一般久婚未孕的婦女,皆會前往供奉註生娘娘的廟宇祈求早日懷胎。事實上,祈子除了求神及仰賴習俗儀式、吉祥物,譬如農曆八月中秋節的偷瓜送子、拴娃娃求子,以及透過陽具崇拜、性行為模仿等祈子俗信也廣泛流傳於過去的社會。又如鑽燈腳、乞龜、踏草青等流傳於台灣民間歲時的祈子習俗,但是相較之下,祈求生育神及搭配婚俗中的祈子儀式,應該是台灣民間最普遍而常見的作法。
二、懷孕

懷孕在傳統漢人的認知觀念中雖被視為喜事,不過由於另一面所反映的是家族可否延續如此的大事,所以對孕婦而言,伴隨懷孕而來的不外乎是種種如胎教、產婦禁忌、巫術等習俗規範的束縛及限制。從懷孕的開始,首先第一要務就是守護胎神,過去民間社會相信,胎神乃是胎兒的元神,故胎兒的生命將受到胎神所支配。當嬰兒誕生之後,胎神也隨之降臨在家中的一角落,也由於它與胎兒靈魂相通,在懷孕期間,對於孕婦房內的大小東西都不可任意移動。若隨意搬動家中物品或釘釘子而傷害到胎神,將會立即波及到胎兒,使孕婦肚子痛而造成流產。在胎神觀念的存在下,民間為了讓胎兒能順利生產,便賦與產婦包括禁入月內房、禁食喜喪事食物、禁跨過牛繩、禁看傀儡戲、禁夜間出門等禁忌。在客家習俗中,當孕婦懷孕以達七個月左右,便舉行「催生」之俗。從這個階段一直到生產前,每逢初三、十三、二十三日這三天逢三之日,因客語「三」與「生」構成諧音,故親友多選在此日,送來「蛋」與「麵線」供孕婦食用,加強催生並期待孕婦能順利生產。

貳、生命的禮讚---生產、三朝、滿月、四月日

  一、生產

      生產又稱為分娩、臨盆、臨產,在古時並沒有所謂的婦產科,所以當產婦要生產時,便在自家中設置產房,產房在分娩前必須清掃乾淨,並禁止任何閒雜人等隨意出入。當產婦開始出現陣痛時,必須立即進入產房待產,脫下褲子換穿生育用的「生子裙」。以蹲或躺在產褥上,再靠著擺置於床邊的「生子椅」,然後由拾子婆、產婆在前面接生。嬰兒順利出生後,使用麻纖維製成的鈍鋏來剪斷臍帶,再用「苧麻絲」將肚臍帶綁住,在剪斷處塗上麻油使傷口自行凝固,並照例必須讓嬰兒飲下「甘草黃蓮水」。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不馬上以水清洗,僅以「麻油」塗身,並包裹上父親或家人穿過的「舊衣」,希望沾染成年人的福氣以保佑嬰兒不受邪魔侵擾。到了產後第三天,開始為嬰兒洗澡,並換上準備好的新衣服。產後四、五天後,家長會將脫落的肚臍收藏起來,至於臍帶則與胎衣一起處理。關於胎衣的處理方式,最早是將胞衣塞入現成的瓶中或空罐後棄置竹林,或沈入水池底部,較少有埋於床底下之舉。日後流傳於民間的處理方式,則是將胎衣置於放有石灰的容器中再深埋入土,以防止胎衣被破壞而影響嬰兒的生命安危。
產婦從生產到滿月這段期間,俗稱「做月內、坐月子」。此時,產婦並不需要從事任何勞動性的工作,終日靜臥於床上調養。而親友也會在坐月子期間,前往送禮以示祝賀,送來的禮物大部分是可供孕婦進補的食品,例如「雞肉」、「酒」、「豬肝」、「胡麻油炒雞肉」等食物。在這個月裡,不可以吃青菜類的食物,而要吃「硬飯」、「赤肉」、「麻油飯」等食物,歷經坐月子的調養,使產婦身體精力能盡快復原。

  二、三朝

      嬰兒出生第三日稱為「三朝」,由拾子婆來到家中,以「桂花心」、「柑仔葉」、「龍眼葉」及「小石頭」所煮成的水(又稱香湯)來幫嬰兒洗澡。在洗澡的時候,家長會用石頭在嬰兒胸前輕扣三下,希望嬰兒長大後能有膽量,此儀式稱為「做膽」。嬰兒在洗身後換上新衣服,由祖母抱到正廳,以「牲禮」、「油飯」、「雞酒」來祭拜神明祖先,並為嬰兒取名。對於祭拜所使用的供品,各地流傳不同的作法規矩,根據戰前享有台灣文學少女美譽的黃鳳姿紀錄下的艋舺之俗,便出現供品中的雞,腳不可折到雞腹內,以祈求嬰兒的腳會長。此外,祭拜神明之後的倒酒,酒水也必須一次倒滿而非分三次倒酒,具有祈求嬰兒在小便時能夠一次尿完之說。在三朝當日,親戚朋友會帶著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家則必須準備「油飯」、「米糕」作為回禮。此外,這天還要帶著油飯和雞酒到外家報喜,並燒香祭拜外家的祖先,稱為「報酒」。在報喜之後返家時,外家會在盤中放少量「白米」,上加「紅紙」、「小石頭」,希望嬰兒能頭腦堅固、好養育。

  三、滿月

      緊接在三朝之後的習俗是「剃胎髮」,剃胎髮的日子並不一定,有選在產後十二日、滿月,或是取二十四孝的二十四吉數,祈求孩童長大成人能孝順父母的二十四日,剃胎髮的人一般由親族長輩或理髮師擔任。在剃髮過程中,必須搭配著表達祝賀的話,例如在南投地區傳承著在剃完胎頭後,由家長取璧土在嬰兒的頭上比一比,口中並唸著:「抹壁上,不怕風、不怕雨,不驚厝邊頭尾大腹肚」,以此象徵祛除孩童日後可能遇到沖犯。剃髮之後的洗頭水,必須用煮過雞鴨蛋的水,並在裡頭再加入一塊「小石頭」、十二枚「銅錢」、「青蔥」和一顆「雞蛋」。然後將蔥搗碎後,加上蛋黃塗抹在嬰兒頭上,此舉具去胎垢的功效,也有祝頌嬰兒聰明之意。而雲林、台南一帶傳承著將蔥泥與蛋黃抹在嬰兒頭上,除可去垢,也象徵小孩將來有才氣、官運、事業發達之說。當嬰兒洗完後,家人會再用「鴨蛋」滾過身體,用「雞蛋」從臉上滾過,口唸著吉祥話祈求嬰兒將來身體強壯、面目清秀得人緣。隨後再由祖母或尊長抱到門外,一邊追著雞,用雞箠敲地,一邊對著空中喊鴟鴞(老鷹)並唱著:「鴟鴞、鴟鴞、飛上天,囝仔快做官,鴟鴞飛高高,囝仔中狀元,鴟鴞飛低低,囝仔快做爸。」等童謠,祈求嬰兒能早日長大結婚生子、功成名就。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要舉行「彌月禮」,這天需準備「牲禮」、「雞酒」、「油飯」來祭拜神明祖先,並將嬰兒的名字報告祖先以求庇佑。滿月當天,外家會送來俗稱「頭尾」,也就是嬰兒從頭到腳所有穿戴的衣物,象徵「有頭有尾」、「有始有終」之意,及「紅湯圓」、「紅龜粿」、「香蕉」、「紅蠟燭」等賀禮,而主人家需以「米糕」、「油飯」、「酥餅」等食物來做為回禮。在滿月這天,除了外家之外,親友也會致送「鎖片」、「戒指」、「項鍊」、「衣帽」等禮物,主人家同樣需準備「紅圓(滿月圓)」、「米糕(油飯)」招待親友賓客。像是新竹地區則在收到油飯後,必須在盛油飯的碗內放小量米、鴨蛋、黑豆、小石子,表示並祝賀嬰兒順利長大。
四、四月日

      產後滿四個月,家人要為嬰兒做「四月日」,外家會送來與滿月相同的「頭尾」與「紅桃(四月桃)」、「酥餅」等賀禮。而主人家在這天,要準備牲禮、紅桃、酥餅來祭拜神明祖先,並在祭拜之後,將嬰兒放到「椅轎」裡,大家便圍著說:「坐轎車,做阿爸」來祝福他,意指坐上了椅子快長大做爸爸。之後主人家將宴請賓客並分贈「紅桃」,四月日當天所用的紅桃,主人家的採大紅色,外家送來的紅桃則選用桃紅色。此日,另一項重頭戲為「收涎」,收涎是為了讓嬰兒不再流口水,並祝福他早日長大成人的儀式。舉行收涎時,家長會將成串的「酥餅」掛在嬰兒身上,酥餅的數量有十二、二十四、四十八等各種不同做法,以紅線或黑線串起。再由母親抱著嬰兒到親友家走動,讓親友取一塊酥餅在嬰兒嘴邊擦一下,口中一邊唸著「收涎收離離,明天招小弟」、「收涎收乾乾,明年生卵葩」或「收涎收離離,囡仔食百二」等吉祥話,祈求嬰兒從此口水不再溢流,能夠順利的長大成人。四月日當天也是嬰兒開始吃肉的日子,俗稱「開臊」,此時要請家中的長輩或好命人來為嬰兒說吉祥話,譬如:「食雞頭、較賢梳頭,吃雞頭、會善結髮,食蝦仔、較賢跳,吃了蝦仔、能善跑跳,食肉皮、較凸皮,吃了肉皮快長胖。」通過「開臊」習俗之後,嬰兒便可吃任何食物了。

参、生命的成長---週歲、成長

   一、週歲

      嬰兒出生滿週歲又稱「度晬」,當天外家與家族親友會送來賀禮,主人家也需準備「牲禮」、「紅龜粿」、「雞酒」等供品來祭拜神明祖先,待拜完之後,再將紅龜粿分贈親友以分享家裡的喜悅。一般在週歲當日,家人為了測試嬰孩的未來發展,會根據各家條件的不同,選擇十二種或更多的物品來舉行「抓周」。抓周禮俗首先在地上舖一塊「晬盤」,而嬰孩先坐一旁的小凳子,之後在晬盤內擺上「紅麵龜(度晬龜)」,讓嬰孩腳踩於上,象徵康健長大、長命百歲之意。然後將紅龜粿與小凳子撤去,在晬盤內放入十二或更多的物品,任由嬰孩從中抓取一物以判斷他或她的性向與未來,這種禮俗活動習俗稱做「抓周」或「試兒」。傳統民間供嬰孩抓取的物品大致有:「書」、「筆」、「墨」、「雞腿」、「豬肉」、「算盤」、「秤子」、「錢幣」、「柴樠」、「青蔥」、「田土」、「印章」、「刀劍」等物,待從中抓取一物後,家人即以此物的特徵來預測嬰孩未來的命運及前途。抓周之後,家中長輩會以「包子」來擦嬰兒的嘴,口中並唸「臭嘴去,香的來」。再將包子丟給狗吃,以祈求嬰孩的口氣變得芬芳,同時也會給嬰孩吃「米香糖」,希望將來能成為吃香的人。過完週歲之後,嬰孩才算正式獨立而邁入幼年階段,從今以後,每年的生日便省略如此繁複的禮俗程序。
二、成長

      「掛絭」稱得上是孩童在十六歲成年前最重要的一項禮俗,傳統民間深信子女都是神明所賜,所以在滿十六歲進入成年階段之前,都將受到註生娘娘、七娘媽等孩童守護神的庇佑。因此,一般家庭在嬰兒滿週歲後,便會帶小孩到寺廟神明前祭拜並成為神明的契子,再將「鎖片」或「孔方錢」掛在孩童脖子上,象徵受到神明的護佑。以後每年到了神明誕辰日,家長便會帶著子女回到廟宇神明前祭拜,同時為絭換上新線,稱為「換絭」。如此的禮俗活動必須一直持續到孩童滿十六歲的成年,待十六歲之後,才算正式離開註生娘娘、七娘媽、床母等神的照顧,所以又稱為「出姐母宮」。十六歲又稱「成丁」,在傳統民間的觀念中,滿十六歲以後才算是正式的自立成年。因此,一般年滿十六歲的孩童們,都會選擇神明誕辰之日,在家長的陪同下前往廟宇拜謝神明的庇佑,並將絭脫下表示已經成年今後可以自立了。
此外,過去特別在台南地區還傳承著做十六歲的禮俗活動,每逢孩童滿十六歲那年的七月七日,親朋好友會送來賀禮,口中並唸著「做十六歲真恭喜,給你較賢大漢」等吉祥話。而主人家在此日也必須準備如「紅龜粿」、「牲禮」、「油飯」、「麵」、「水果」、「七娘媽亭」等供品,由家長帶領著孩童到神明前叩謝過去的庇祐。在燒過香之後,接著焚燒七娘媽亭,再將水果、紅龜粿等供品分送給親友。譬如主祀七娘媽的台南開隆宮,每年在七娘媽誕辰當日,可見眾多年滿十六歲的孩童在家長帶領下前來謝神,祭拜後除了一般謝神脫絭的程序,還可見獻「七娘媽亭」的習俗,由即將成年的孩童從亭下來回爬過三次,再將七娘媽亭給焚化象徵順利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