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民主國家公共治理的成果表現,正受到威權體制經濟快速發展下的制度性挑戰,而資訊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區塊鏈、大數據、Web 3、量子運算及晚近爆炸性發展的人工智慧(AI),一方面給擁護民主之士帶來樂觀的期待,但另一方面,面對諸多源自人類個人與集體不理性的行為,資通科技的發展也可能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讓民主政治落入更加萬劫不復的境地;因此,本書意圖將新興資通科技的發展與民主政治優化的迫切需求進行連接,在一個以憲政體制為基礎的五柱體系中,以數位公民主權、數位權利保障、數位政府治理、數位智慧創新及數位社會發展等五個篇章,深入討論在數位民主治理的樂觀論與悲觀論之間,尋找一條漸進改革的實用主義路徑的可能,以期讓民主治理的成果得以透過資通科技的協助,而能成功改善民主治理的運作,並讓民主政治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可以持續優化與茁壯。
|
※推薦文 推薦序 撰文/唐鳳
數位浪潮正席捲全球,各國無不積極推動轉型,以期提升治理效能,回應人民對更優質公共服務的期待。本書《數位民主治理:主權、創新與社會發展的公共反思》在此關鍵時刻,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深入探索數位時代治理挑戰與機遇的思想藍圖。 作者們憑藉深厚的學術素養和對臺灣社會的深刻洞察,從公民主權、權利保障、政府治理、智慧創新與社會發展等五個面向,全面剖析了數位技術對民主治理所帶來的衝擊與變革,並深入探討了數位時代中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價值。 畢竟,在面對不確定且複雜的挑戰時,唯有善用集體智慧與公民協力,方能實現更具創造力與應變能力的公共治理。因此,數位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必須奠基在開放、合作與共創的基礎上進行。 作為一部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洞見的行動指南,本書透過豐富的案例分析,以及國際經驗的借鑑,為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提供了數位轉型的具體策略及可行路徑。 我誠摯推薦這本《數位民主治理》給所有關心數位發展的讀者。讓我們攜手並進,在數位浪潮中共同守護民主價值,開展無限未來。
推薦序 撰文/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 廖達琪
曾有一位外國朋友問起:想想人類一千年前怎麼處罰犯罪的人?大部分回應是:關監牢。他又問:千年前的主要交通工具為何?答案很一致:馬車或步行。他再拋問:千年後的當下,怎麼處罰犯罪的人?回:主要還是關監牢呀。那麼現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呢?汽車、飛機都不夠看了,一般人乘火箭去太空都在進行中!這一段對話常繞我心,隨時提醒:科技進步一日千里,呈線性成長;但人文社會制度卻常原地踏步,似呈迴路狀態。 如果再拉大到政治制度的設計面,對比於今日數位科技當道的AI、元宇宙、區塊鏈、量子電腦等,感慨豈止是萬千!因為當下民主政治制度的標配─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權區分,遠在兩千多年前就被希臘先哲亞里斯多德所提出,而後來在民主體制中被置入的官僚體系,在東西文明中更有數千年的歷史!當存活逾千年的政治制度,遭遇靈活多變、非人非物、虛實穿梭、又去中心的當代資訊技術,會擦出什麼火花?千年變化並不大的政治制度能駕馭日新月異的數位科技嗎? 答「不能」很容易,但也關閉所有學習、開創及努力的空間;陳敦源、張濱璿、廖洲棚、黃心怡、王文千等做了不一樣的選擇,以集體協力方式,將數位科技目前發展出的各項技術工具,如AI、元宇宙、區塊鏈及量子計算等,融入民主治理中,企圖回到民主的根本,以民為主,培育推廣「知情」(informed)的公民,並在政府端,導入開放創新等概念及作為,鼓勵公民、企業社會等利害關係人,利用數位工具參與政策過程的倡議、形成及評估等。作者們還特別用心鼓勵企業做數位轉型(如與政府協力做資料治理),並能建構社會共享價值(如以服務消費者需求為鵠的,不純以營利為目標),擴大數位民主治理的共融圈。這一企圖將數位科技納為政府行政端落實民主治理工具的努力,以及前無古人的寫成第一本教科書,實值得大大鼓勵。 本書除了欲將數位科技降伏於民主治理的企圖心可嘉外,其展現的跨域(疆或界)能力,亦值得推薦佩服。猶記數年前,筆者在中山大學負責高中生人文社會科學訓練營,最後一天的結訓晚會,由同學們分組創意表演,有一組演出屈原和灰姑娘辛德瑞拉(Cinderella)的愛情故事;筆者當場聽得瞠目結舌,怕也是終身難忘!因為他們太犯規跨界了,地理上東和西且不說,時間上或有很大落差吧?!更詭異的是實境跟虛擬的搭配;不過,元宇宙來了,什麼都似可能,當初的跨域創意,當下似接近數位世界中的日常! 政府治理、學校教育面對愈來愈多的數位原住民(大約1990年代以後出生的,從小接觸數位工具),跨域的思考、設計、溝通成為必要。而本書的基本組成,就跨了數位及民主治理兩個基本學術領域,寫作的作者則含納公共行政、法律及商業管理;不僅於此,本書「上窮碧落下黃泉」,高思在雲的憲政哲學要引入,民主治理的轉型策略思路要介紹,規範性治理目標要言明,這些都還在「碧落」上呀!下「黃泉」的是數位治理的法律實務及具體案例,且多跨疆界地取經歐盟、參酌美國、詳介愛沙尼亞等;讀來甚為豐盛,也難怪作者群設定的讀者群不僅是公務人員、大學生,研究所亦可納為教材。本書確實開放很多問題點,值得讀者細讀、反思、質疑及辯難。 就個人而言,作為比較政治學門多年教學者及經驗政治研究者,讀本書的小小遺憾有兩個:第一是數位民主治理似較限於行政部門的視角,但在民主體制中立法部門更不可忽略。本書重視數位公民主權,強調數位人權的保障,提倡公民、企業與政府的協力,尤其在資料治理的層面;獨獨未涉及代表民意喉舌的立法部門,其資料的數位化及開放,並與行政等協力共治,應也是數位民主治理的一環,希冀未來有所補實。第二是如何提升數位信任,或社會信任?本書曾提到愛沙尼亞能發展i-Voting成功,並成為典範,關鍵是社會信任;臺灣的資訊技術不是問題,但缺乏社會信任,導致不僅電子投票不成,缺席投票及移轉投票等較基礎的權利保障,都尚未實行!本書雖多處強調數位民主治理中,「信任」的關鍵重要性,但如何建立發展或提升,則留了白。個人想像作者們或是蓄意將此難題留給臺灣的數位公民們眾包思考,來提解方! 最後,本書是前無古人之作,但盼後有來者,作者群丟了個不算小的石子到數位民主治理的大池中,相信漣漪重重,回應不斷!
推薦序──在數位變革中尋路:數位民主的重構與未來探索 撰文/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專任專技副教授、前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戴豪君
數位時代與AI的浪潮襲來,使得民主治理的傳統模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很榮幸有機會搶先一睹國內首本探討數位民主治理之專書《數位民主治理─主權、創新與社會發展的公共反思》。個人有幸與本書作者們作為長期學術夥伴,深刻瞭解他們具深厚的學術背景與實務經驗,並且深入研究國際前瞻理論與案例探討,同時與政府部門公務同仁並肩參與實現政府數位轉型的各項工作。因此本書能從巨觀、中觀與微觀層次,提供全新視角來審視我國的數位治理模式,並探索未來在公民主權、權利保障、政府治理、智慧創新與社會發展之未來方向。 在數位公民主權與權利保障方面,如何確保數位民主的價值得以體現,需要良好的法令與政策機制的支持。例如面對言論自由的課題,從美國《通訊端正法》第230條之重大訴訟、歐盟《數位服務法》之實施與我國「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引發眾聲喧嘩,顯示數位民主推動時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本書從人民主權、數位民主困境,以及數位環境發展對人權的影響,並從新興社群媒體、元宇宙等,探討數位技術與民主人權的交匯的課題,本書提出關於資料治理、數位主權、隱私保護和跨國平臺治理之建議,深具參考價值。 數位政府治理與數位智慧創新將重新定義政府與公民之間的互動方式,AI與演算法更是在公共政策中的應用影響巨大。例如,在2021年荷蘭因政府部門使用SyRi演算法進行排除冒領育兒津貼,因決策具有偏見,引發社會重大爭議,荷蘭總理因而請辭。2024年8月歐盟《人工智慧法》正式生效,其立法目的為促進以人為本、值得信賴的AI的應用,同時確保對健康、安全和歐盟權利憲章規定的基本權利,包括民主、法治和環境保護的高度保護。該法要求政府機關部署高風險AI系統時,應進行基本權利影響評估。同年7月我國國科會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規範政府推動AI之研發與應用,應在兼顧社會公益與數位平權之前提下,揭示隱私保護、透明可解釋、公平不歧視及問責等基本原則。本書因應國際AI治理趨勢,提出AI、演算法對公共服務和政策制定的變革性影響,透過國際與我國的許多政府數位轉型經驗案例分析,為讀者提供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精彩篇章。 在全球數位化的背景,社會不平等、數位鴻溝及公民參與議題日益重要,本書透過數位涵容、公私協力、資料治理與公民科技等角度,描繪了數位社會發展的軌跡與關卡;同時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以解決數位民主時代的社會挑戰。 《數位民主治理──主權、創新與社會發展的公共反思》不僅是探究數位民主治理,具有理論內涵與實務操作經驗的著作,更是數位智慧創新與數位政府治理等數位治理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誠摯推薦本書,相信為讀者帶來具洞見的啟發並激發更多深入的思考。
|
作者群簡介 陳敦源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專任教授
張濱璿 昶騰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廖洲棚 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黃心怡 荷蘭萊頓大學治理與全球事務學院公行系助理教授、臺灣大學政治系兼任副教授
王千文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商管學院協力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助理編輯 陳郁函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生
|
目錄
推薦序/唐鳳 推薦序/廖達琪 推薦序/戴豪君 作者序
第1章 尋找政府數位轉型與優化民主治理的思想地圖?
PART1 數位公民主權 第2章 人民主權困境與資通科技的發展 第3章 數位網路發展與人民主權困境的改革實驗 第4章 政府數位轉型與人民主權困境的數位優化
PART2 數位權利保障 第5章 新型態數位環境發展對人權的影響 第6章 新型態數位發展環境中的人權價值 第7章 多元宇宙發展政策方向
PART3 數位政府治理 第8章 從後應性到回應性政府的數位轉型 第9章 官僚體系與民主的數位調和 第10章 應用新興科技推動政府數位轉型
PART4 數位智慧創新 第11章 為什麼要推動數位智慧創新? 第12章 AI與機器學習演算法是官僚的聖杯嗎? 第13章 擁抱政府創新的工具
PART5 數位社會發展 第14章 以協力與資料治理落實數位社會發展 第15章 共享價值生態圈作為數位社會發展的平臺 第16章 公民作為數位社會發展的轉型主體
結語 名詞索引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