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黑嚕嚕探險:水墨的三大主題樂園
2022 /111年「兒童閱讀優良媒材」優良推薦 中文圖書類三四年級
作  者╱
張美智
出版社別╱
小五南
書  系╱
學習高手
出版日期╱
2024/07/03   (1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17-205-0
書  號╱
YY10
頁  數╱
176
開  數╱
正20K
定  價╱
350 (特價 277)



影像時代,閱讀、運用圖像是非常關鍵的獨特能力。就從藝術欣賞開始練習吧!
本書聚焦水墨畫的三大題材:人物、山水、花鳥,讓兒童認識黑嚕嚕的美,進而培養藝術自主學習力。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穿越一千年去交朋友,縮小身高到畫裡散步,在沒有器材的幫助下做生態記錄,還能透過書中的內容,提升眼睛看見細節與關鍵的能力。
  讓自己學會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擁有最佳的視覺學習策略!在這個以影像傳遞訊息的時代,閱讀與運用圖像將成為你非常獨特的力量。
  不同的觀看方式強化敏銳的感受,能幫助我們發現事物的焦點與自己的觀點!
  立足東方,閱遊世界,在數位時代進行創新的圖像學習,你也可以用藝術點亮具創造力的人生!
※書籍推薦人
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黃光男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   鄭淵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莊連東
※推薦文
數位時代的創新圖像學習
鑑賞教育的理論專著不少,但在兒童時期實施的鑑賞教育卻不多,真正了解兒童心理,提供兒童探究的鑑賞教學就更少了;而能將東方的書畫藝術鑑賞教學轉化為親切易懂的文字,更是鳳毛麟角。
超過三十年的藝術課現場教學及二十年審定版教科書著作經驗的美智老師,曾榮獲許多全國性課程教學競賽的特優獎,擔任過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動會委員、教育部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專家委員、十二年國教諮詢委員及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諮詢委員,這些別於他人的豐富歷練,助她完成這本讓親師生都受用的好書。
藝術是歷史、文化與思想的佐證與體現,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一段優美的文字與世界的對話,透過藝術欣賞的引導,促使每個人有更佳的視覺學習策略,在這個逐漸加重圖像、影像傳遞訊息的時代,閱讀圖像、運用圖像成為非常關鍵的獨特能力。就從藝術欣賞開始練習吧!不同的觀看方式能讓你更敏銳,擁有更好的感受力,更能發現事物的焦點與自己的觀點!
書中增加QR code連結,讀者能藉此方式,紙上遊故宮,邊閱讀邊對照,細細探究與體驗文物數位作品。相較於生硬的藝術、文物認知,或是單向的知識灌輸,本書的撰述方式是以和讀者進行雙向交流,進一步與書本內容產生互動,閱讀後能真正提升鑑賞素養與能力的一本書,推薦大家應該將它列入「每人必讀」的書單之中。

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黃光男

張美智
現任
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動會委員
教育部國教署教學訪問教師
教育部實踐藝術教學研究計畫核心小組成員
臺中市潭子區潭陽國民小學教師
曾任
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諮詢委員
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諮詢委員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諮詢委員
教育部師鐸總統獎審查委員
教育部實驗學校評鑑訪視委員
教育部師資培用聯盟計畫教學演示暨研究成果評課委員
日本世界兒童畫展、中華民國世界兒童畫展、全國原住民繪畫比賽評審
獲獎紀錄
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教育部師鐸總統獎
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廣達文教基金會「漂鳥計畫」、「創意教學獎」全國首獎
著作
芝麻開門:進入視覺藝術的世界
小學生藝術走讀

01一起遊戲吧!——畫裡的同樂會
「戲嬰」、「嬰戲」傻傻分不清楚
張大眼睛也不一定會發現!
我們都是超級模特兒
會拿筆就會畫
我童年,我驕傲!
視覺的探險方法——「欣賞」這樣做   走進繪畫裡,越看越仔細!

02走!旅行去—見識山水世界
走進畫裡!
請你跟我這樣看
再靠近一點,過五關大發現!
故宮三寶到現代
看見、感覺,快記錄!
視覺的探險方法—「欣賞」這樣做 走進繪畫裡,五感賞畫趣!

03細觀大自然—神奇的繪畫攝影機
描摹出生命力
好厲害的寫生!
動物們不乖不讓我畫怎麼辦?
花鳥畫只畫花卉和禽鳥?
以物寓意?原來每幅圖畫都是吉祥話!
花鳥在畫外
視覺的探險方法—「欣賞」這樣做   走進繪畫裡,跨域來學習!

作品圖錄

芝麻開門:進入
視覺藝術的世界
小學生藝術走讀
小學生設計走讀
出發吧!我的藝
術探險
雪狼男孩:SD
Gs永續有聲繪

一年52週的藝
術遊戲課




01一起遊戲吧!——畫裡的同樂會
  
「戲嬰」、「嬰戲」傻傻分不清楚

閱讀上方二個詞,有什麼不同?如何解釋呢?有幽默感且反應快的人可能會非常直覺地說:「很簡單啊!二個詞是玩小孩和被小孩玩的差別!」大家聽了都會心一笑,因為照顧幼兒真的是看著可愛,長時間陪伴著辛苦啊!接著就會有人說戲嬰是「遊戲的小孩」,嬰戲是「小孩的遊戲」。前一個詞的重點放在小孩,後一個詞則是遊戲。
這二個詞是哪裡來的啊?生活中不常用到呢!其實是來自於宋朝的畫作,也就是接下來要欣賞的作品—《秋庭戲嬰圖》與《冬日嬰戲圖》。
欣賞畫作中的孩子,年齡大約是幾歲?可以看出他們正在做什麼嗎?如果小孩被稱為「嬰」,通常我們會認為他應該是一至二歲間,不會說話、不大會走路的年紀,二到五歲我們則稱為幼兒或幼童,六歲到十二歲稱為兒童。
但是依照繪畫的題目來看,古人認定的「嬰」比我們現在想的要大得多,甚至可能到兒童的年齡都稱為「嬰」呢!二幅作品的題目繞口令似的,一個是戲嬰、一個是嬰戲,你可以分辨畫者對主題關注的焦點是人物,還是畫面中發生的事情嗎?

黑嚕嚕來提問
欣賞《冬日嬰戲圖》,把它切成上中下來觀察,你在畫面中看見什麼?

畫中的石頭像筆一樣細長挺直啊!用小孩身高做比例尺來測量,至少超過三公尺高吧!是庭園造景石喔!

張大眼睛也不一定會發現!

把蘇漢臣的《秋庭戲嬰圖》畫面中二張桌面放大,細細觀察,哇!好多有趣的童玩,有的我們也玩過耶!
右邊桌上有二個碗缽、一個佛塔、一個轉盤和格子紙,還有玳瑁花紋的盤子,上方放著陀螺,地上則有鐃鈸。
左邊桌上二個孩子正在玩的是什麼呢?這我們就沒看過了!

1 鐃鈸
小朋友最喜歡能發出聲響的玩具了,越熱鬧、越響亮的聲音越有趣!雙手拿起鐃鈸「鏗鏘、鏗鏘」地敲,很吵也很好笑啊!如果拿到學校裡,應該很多人都排隊著想要敲敲看吧!

2 碗缽
有二個碗缽耶!猜猜看可能是裝什麼呢?有可能是裝黑白色的圍棋嗎?或只是扮家家酒的玩具?
圍棋是歷史非常悠久的遊戲,古人說「琴棋書畫」,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喔!下圍棋非常用腦力,小孩也可以玩,因為孩子們不只喜歡鬧著玩,也喜歡用頭腦相互挑戰!

3 佛塔
「可是好奇怪啊!佛塔怎麼玩?不是應該恭敬的放在桌上嗎?」原來自佛教從印度傳過來之後,有些信仰佛教的大人們就會進行一些禮拜的儀式。
對小孩來說,扮演或模仿大人生活上的事情,就是遊戲啊!例如我們玩扮家家酒時,常假裝說自己是爸爸或媽媽要去上班或煮飯了,在這裡,佛塔是扮家家酒的小玩具喔!

4 玳瑁盤與陀螺
「玳瑁」不只是一種花紋的代名詞,它同時是一種保育類的動物名字。因為牠的外殼花紋很美,所以人們會把牠的殼加工做成工藝品。
現在有些眼鏡的鏡框也會做成玳瑁的花色,但不是用真的玳瑁殼來做了!

5 八寶格紙、人馬轉盤
八寶格紙和人馬轉盤看起來像是一套!格紙和轉盤上的格子數量以及圖案是相同的!猜猜看要怎麼玩?
「我猜想可能是先把棋子壓在格紙上,然後轉動人馬轉盤,看看誰能預測成功!」
棋子壓的寶,和轉盤轉出來的寶能一樣的機率大約有四分之一,因為轉盤上有二個人馬啊!
你還能想到其他不同的玩法嗎?你也來試著畫八樣寶物,或任何八樣生活物,製作自己的玩具吧!

6 棗磨
「棗磨」這個遊戲是有季節性的,就是不能想要玩就能馬上玩,而是一定要到棗子成熟的季節才能玩,而且它還是個科學遊戲呢!
在遊戲之前先要做手工自製玩具,做法如下:
1 準備至少三個棗子。
2 把一個棗子鑿掉一半的果肉,露出棗核的尖端,下方插入等長的三支細竹籤,放在桌面上。
3 找一支長竹枝,二端各插入差不多等重的棗子。
4 把步驟3的成品,放在步驟2的成品上面。
5 開始比賽:
玩法就是比誰最會抓重心,誰最能平衡的把它擺放好,甚至誰能擺好後推動它轉最多圈、轉最久!
這個遊戲稱為「推棗磨」,哇!真是不簡單的遊戲!

黑溜溜歪頭想
我也吃過紅棗乾,紅棗是什麼季節成熟的啊?果實還沒曬乾或還沒被做成蜜餞的時候是長得什麼樣子的呢?

黑嚕嚕來提問
看看蘇漢臣畫的《秋庭戲嬰》,你覺得畫中的主角最喜歡玩哪一件童玩呢?
關於玩這件事,小朋友最高明!身邊的小東西可以想像成人物、動物來說故事,一顆球可以丟、滾、擲、接、拍,你喜歡玩什麼玩具、遊戲或運動?誰和你一起分享「玩」的快樂呢!寫或畫出來吧!

《冬日嬰戲圖》是在玩什麼遊戲呢?沒看見玩具啊?玩具是小朋友手上的布旗和一根用線綁著的孔雀羽毛嗎?和貓咪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家裡有飼養貓咪寵物嗎?或是有機會和貓咪相處與遊戲嗎?我們常說「貓捉老鼠」,老鼠的移動速度非常敏捷快速,別看貓咪平常移動的時候,動作慢慢的、優雅的,其實肉食性動物的牠,本能是看見速度很快的物體在眼前移動時,就會迅速地撲捉!
所以家裡有豢養貓的人一定知道「逗貓棒」,用逗貓棒和貓咪玩,會讓牠忍不住一直想要抓住逗貓棒,動作就會很多、很忙碌。
現在你可以猜出來畫中的小孩在玩什麼遊戲了吧!原來是和家裡飼養的寵物一起在花園中散步,玩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