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政治
作  者╱
陳牧民、陳鳳瑜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博雅文庫
出版日期╱
2018/11/01   (1版 1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846-0
書  號╱
RT12
頁  數╱
304
開  數╱
25K
定  價╱
380 (特價 251)


政治是影響當代人類生活各種公共事務的總稱,
隨著歷史演進發展出各類的政治制度與議題,
且讓我們透過影像,窺看這個人類最複雜的現象!
繼《電影與國際關係》之後
作者最新姐妹作《電影與政治》
透過電影,輕鬆看懂詭譎多變的政治情勢

以現代來說,
政治活動建立在國家與人民之間相互影響的基礎上,
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為、意識形態與政治文化等等,
這些政治運作也為電影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創作題材。
全書精選的十七部電影,
盡可能呈現出全球各地政治主題電影的全貌,
藉由對這些電影的解讀,
讓政治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學術語言,
或是赤裸裸的權力運作,
而是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內涵,
看懂政治,就讓我們從電影開始!
※書籍推薦人
台灣資深電影監製 葉如芬
立法委員 管碧玲
※推薦文
台灣資深電影監製 葉如芬

令人醍醐灌頂的另類影評            

參與電影工作多年,平常時,我喜歡研究看世界上各個國家的類型電影,也喜歡看相關的電影書籍,這是一種對照,所以一直也希望更多的普羅大眾能夠愛好欣賞電影之餘,找到相關的書籍,憑藉文字閱讀來更容易理解電影存在的美好。

但這本看似硬邦邦的書名「電影與政治」跟前一本「電影與國際關係」相同,外表冷硬不討喜,但文字閱讀起來卻是讓人津津有味,讓偷懶的我可以更了解原來相關政治現象題材的電影,其背後所賦予的意義。
     
兩位作者來自於學校及立法院背景,在學術與工作生活中,因愛好看電影,從影像題材中尋找政治現象的關聯來分析剖訴,成為另一種影評甚至藉由故事來對照解析,讓讀者們更親近其實我們無法逃避的社會現狀。

坦白說,我對於政治其實無感,因為沒辦法有心力去瞭解,光是認真做好自己的專業工作,製作電影就已經忙碌不堪,但對於從電影故事裡學習到各個國家政治發展的知識常識,繼而能學習理解其各個國家的歷史脈絡,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差異,過去的現在的,享受看完電影之餘又有書來導讀,如醍醐灌頂,其實還是滿棒的。

礙於台灣電影產業實際現況,這種電影製作產生並不容易,若要說起社會人權相關,看來作者所選出的台灣電影最靠近現代的也只有二○○九年的「不能沒有你」,九年都過去了,我們還是沒有太多類似關於這樣的電影創造出,也許也因為大環境及預算的問題,也許也因為現在繽紛熱鬧的電影市場不容於冷僻的故事,但還是很期待多元化類型的電影多開創,作者說政治是現代生活非常重要的內涵,那麼好看的電影及好看的書也當如是!

陳牧民
現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學歷:台大政治系學士(1992)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碩士(1997)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2004)
經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訪問學人、兼任外語教師(2001-2002)
   總統府副總統辦公室聘用諮議(2002-2004)
   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2004-2008)
主要研究領域:國際安全理論、東亞區域安全、中國對外關係、南亞政治

陳鳳瑜
現職:立委管碧玲辦公室主任兼任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副社長
學歷: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
   台灣師範大學藝術行政暨管理研究所碩士
為業餘電影愛好者與評論人

推薦序─令人醍醐灌頂的另類影評
推薦序─政治電影的外在價值
前言─電影與政治:從影像世界來窺看人類社會最複雜的現象

1.美國初選制度背後的政治謀略厚黑學─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2.看媒體如何揭發總統濫權─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
3.從黛妃之死看政治人物如何進行危機處理─黛妃與女皇(THE QUEEN)
4.統一後德國懷「共」情結的代表之作─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
5.在中國政治動盪下平凡百姓的故事─活著(To Live)
6.甘地精神的現代實踐─傻瓜大哥再出擊(Lage Raho Munna Bhai)
7.台灣首部突破政治禁忌的世界級電影─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8.稅務律師隻身對抗威權體制的真實故事─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9.南非總統曼德拉致力於族群和解的溫馨故事─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 
10.二十世紀初英國爭取女性參政權先驅的故事─女權之聲:無懼年代(Suffragette)
11.在民族與親情之間的艱難抉擇─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12.看僵化的行政體制如何戕害人民權利─不能沒有你(Cannot Live without You) 
13.美國實現種族平權的漫長之路─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
14.二戰後日本反戰思維的起源─我對青春無悔(わが青春に悔なし/No Regrets for My Youth)
15.從教室培養出來的極權體制─惡魔教室(The Wave/ Die Welle)
16.政治哲學家眼中的納粹之惡─漢娜鄂蘭:真理無懼(Hannah Arendt)
17.從賽局理論看決策者如何鬥智─間諜橋(Bridge of Spies)

參考資料

日本自民黨─「
獨強」的實際真
相 (限中國大
陸以外地區銷售
)
圖解地緣政治學
日本的統治結構
:從官僚內閣制
到議會內閣制
中國外交與台灣
:「一個中國」
原則的起源
什麼?!這才是
真的北韓人:看
韓劇、聽K-P
OP、當低頭族
,以及與脫北者
親戚往來的日常
生活
現代日本外交史
:冷戰後的摸索
及首相們的決斷




1.美國初選制度背後的政治謀略厚黑學─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美國總統初選:想看又看不懂政治遊戲
美國作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政治大戲莫過於每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在這場舉世矚目的選戰中,誰獲得提名,就等於拿到未來入主白宮的門票。不過要獲得政黨提名並非易事,得經過重重初選、過關斬將,最後只有一位能夠代表民主或共和黨角逐大位。而美國的總統初選制度卻又獨樹一幟,在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這樣,搞出如此複雜又冗長的黨內提名制度。對外人來說,看美國初選簡直是霧裡看花,不得其門而入;但對熱衷美國政治的人而言,初選的過程充滿各種政治謀略與權力鬥爭,高潮迭起也精彩萬分。「選戰風雲」這部電影的背景就是美國總統的初選過程。

片名「三月十五日」的由來
「選戰風雲」英文片名The Ides of March,如果直譯就是「三月十五日」。英文的ides一字,是指古羅馬曆中三月、五月、七月與十月的第十五日,同時也是其餘各月份的第十三日。會以三月十五日作為片名,除了是電影中設定的民主黨俄亥俄州總統初選投票日就是三月十五日;另一層喻意是,三月十五日也是羅馬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被暗殺的日期,莎士比亞著作「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就曾出現過「Beware the Ides of March」(小心三月十五日)句子,用來警告凱撒大帝的死期,因為那天就是凱撒被元老院成員集體背叛刺殺的日子。英文片名採用古羅馬字ides來取代15th,一語雙關的用心不言可喻。不知台灣的片商是否知道這層寓意,還是覺得「選戰風雲」更具賣點與氣勢?但是中國翻譯成「總統殺局」,雖較直白,但反而更貼近原片名意義與電影內容,即「選舉不但是候選人的殊死角力戰,也是考驗忠誠的大陷阱。」

本片改編自好萊塢著名編劇波•威利蒙(Beau Willimon)於二○○八年創作之舞台劇「法拉格北站」(Farragut North),是作者根據他在二○○四年擔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霍華德•迪安(Howard Dean)新聞祕書的經驗撰寫而成,而「法拉格北站」是華盛頓特區的捷運站名,此站附近充斥著政治公關公司,因此在電影中,有幾段提到這些競選幕僚未來的出路—如果勝選,就進入白宮;敗選就回到「法拉格北站」,就是這個緣故。除了舞台劇,波•威利蒙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近年來熱門的美國影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紙牌屋」跟「法拉格北站」一樣,是政治類型的影片,都是關於總統大位的爭奪、政治醜聞與政媒交鋒,由於內容深刻逼真,加上資深演員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精彩演繹,一推出即獲獎連連,不但風靡美國,在台灣也引發收視熱潮。

政治手段舉世皆然
對照美國的大選,除了造勢活動的形式因為選舉規模與民情風俗的不同,與台灣略有差異外,在選戰策略與媒體的操作邏輯上,台灣與美國極為類似。候選人為求勝選只講討好選民的政策,或是為達到某一目的,利用媒體放話、阻撓對手……等。例如,在電影中,候選人告訴選民如何對抗恐怖主義?竟然簡單的化約為「不用石油!」,候選人告訴選民「不用石油,他們就會滾蛋」,語言很強烈,但是如何達成卻說不清楚!還有為了阻擋對手,不管用不用得到,壟斷遊覽車,就只為了讓對手調不到遊覽車,載選民到造勢會場,手段雖然卑劣,但是只要能阻礙對手,無所不用其極。

「選戰風雲」背景設定在美國民主黨在俄亥俄州的總統初選,劇中男主角史帝芬梅耶斯(Stephen Meyers)是候選人麥可莫里斯(Mike Morris,在劇中也是俄亥俄州長)的競選幕僚,是競選團隊的第二把手。他的上面除了候選人麥可莫里斯外,還有總幹事保羅扎拉(Paul Zara),實際上史帝芬是保羅拉進競選團隊的,因此他真正的老闆應該算是保羅。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在競選組織中,通常分成兩組人馬,一種是候選人本身培養的幕僚,算是國王的人馬,這些人是候選人在當議員或州長就擔任助理,將來一旦候選人當選總統後,也跟著進入決策體系,或安排至其他公部門;而另一種就是在選舉時臨時招募進來的公關顧問,他們的主要功能就是幫忙打選戰,選完後離開。當然有些獲得賞識,可以繼續留在候選人身邊加官晉爵。而本片主角史帝芬與保羅顯然都是職業政治公關,他們的工作就是幫人打選戰,戰績越好,影響力也越大,日後回到法拉格北站的競選公關公司,都是炙手可熱,坐享高薪。

初選如何進行
美國初選(primary election)是指各政黨為推出總統候選人前,在黨內舉行的選舉。通常候選人在一月開始就要到各州競選,一直選到六月底才大致抵定。

初選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個人投票(primary election),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那種進入投票所,以不記名的方式投下選票;另一種是黨團會議(caucus),在黨員會議上公開推舉候選人。至於採取哪種方式,各黨各州的規定並不相同。在個人投票的方式上,各州法律規定也不相同,例如,選民的認定分為「封閉性」與「開放性」兩大類。所謂封閉性投票,指的是必須註冊為黨員,才可參與投票,非同一政黨或無黨者,不得參與;而開放性投票即任何人都可參與投票,不受政黨的限制。少數州還有其他的規定,例如,本片所設定的背景俄亥俄州,只要選民表示上回已經支持某政黨,或是這回將要投某政黨,這次就可以獲得該政黨的投票資格。

除了選民的資格認定,兩大黨對於黨代表的配票方式也有不同,因為美國總統選舉是採黨代表制,由人民選出黨代表,再由黨代表投票給總統候選人,每個州人口不同,因此黨代表的人數也不同,而共和黨通常採取贏者全拿(winner-takes-all),只要贏得過半黨代表票,就可拿到該州全部的黨代表票;民主黨則採比例分配制,贏多少就拿多少黨代表票。

主角史帝芬是個意氣風發的競選幕僚,他年輕聰明,對選舉也很有經驗,深獲候選人與他的上司保羅的信任。這一天他正跟紐約時報特約記者艾妲(Ida Horowicz)聊天,艾妲不斷旁敲側擊,希望史帝芬能抖出一些選舉內幕,但是史帝芬左閃右躲,言不及義。史帝芬再三跟艾妲表示,他深信只有麥可莫里斯才能真正改變民眾的生活,所以一定要贏得這場選舉!艾妲回擊史帝芬:「不然怎樣!難道世界會崩潰嗎?」她譏笑史帝芬竟然說出贏得選舉,就能「贏回國家」的鬼話。她一語道破史帝芬的心思:「對老百姓而言,選舉的輸贏對他們根本沒有差別,他們還是一樣得過日子,而你們贏了,就可以進白宮工作。」這段對白,讀者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還記得在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某位候選人還聲稱中華民國的生存在此一役,好像他落選,國家就會完蛋、台灣也會完蛋、中華民國也沒有了。政治語言其實和國家真正的情況並沒有直接關係,都是誇大不實的選舉宣傳而已。

史蒂芬的表現,引來對手普曼(Ted Pullman)陣營的覬覦,普曼的競選顧問湯姆達菲(Tom Duffy)約史蒂芬見面,史蒂芬遲疑了一會,但他還是私下與湯姆達菲見面。湯姆達菲一見到史蒂芬就對他大灌迷湯,他稱讚史蒂芬把媒體應付得服服貼貼,記者都喜歡他,他希望史蒂芬能來幫忙。湯姆達菲告訴史蒂芬雖然你們目前的民調在民主黨員部分贏了百分之六,但是最後還是會輸掉俄亥俄州。因為俄亥俄州是開放式初選,中間和共和黨選民都能投票,雖然共和黨選民不喜歡普曼,但是他們認為普曼比較弱,未來在大選中,如果能讓普曼當選,共和黨擊敗普曼的機會比較大。因此這些共和黨支持者會策略性的支持普曼,而支持共和黨的右派部落客網軍已經開始集結催票,呼籲將票投給普曼。而且他們也說動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法蘭克湯普森(Franklin Thompson)支持普曼,而湯普森手上掌握三百五十六張選舉人票,只要普曼答應讓湯普森擔任國務卿。縱然湯姆達菲天花亂墜,但是史蒂芬還是拒絕了邀約。隔天,史蒂芬將湯姆達菲私下約見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保羅,卻被保羅斥責一頓,認為陣前通敵,犯了兵家大忌。

媒體在選舉的角色
這裡提到的「網軍」,可說是現在選舉中新的輿論工具,它瓜分了過去電視影像主導的主流地位。美國總統大選在一九六○年首創電視辯論,讓當時原居劣勢的年輕參議員甘廼迪(John F. Kennedy)憑藉著螢幕上英俊瀟灑與雄辯滔滔的形象,一舉打敗在電視上左支右絀、滿頭大汗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當時還是副總統),讓這場電視辯論開啟了媒體主導候選人形象的時代。

但到了二十一世紀,網路世代崛起,這些隱身在電腦螢幕前的網民與光鮮亮麗的電視人不同,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品味與語言,蒐集、吸收資料快速與散播資訊能力強大,候選人過去到現在的言行根本無所遁形,因此候選人想靠著選舉時,一時的電視包裝來爭取認同,實在是時不我與。在台灣,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是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素人醫師柯文哲整場選舉只有穿著夾克與高腰褲的過時形象,在毫無電視廣告宣傳下,卻能打敗當時執政黨候選人高大英挺、西裝剪裁合身的連勝文。憑藉的就是柯文哲直接毫不做作的發言深入這一代網路鄉民、阿宅的心;而連勝文長期多金的貴公子形象,在網路上被塑造成「靠爸族」。可見在網路時代,候選人作為「產品」本身長得好不好看並非決定性因素,其競選團隊如何運用網路大軍為其爭取網民的支持度、並藉機打擊對手才是關鍵!

為了爭取更多黨代表票,保羅也私下拜訪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法蘭克湯普森。保羅將湯普森的條件轉達給候選人麥可莫里斯,他向麥可分析俄亥俄州的選情,目前只有領先百分之四,而且有共和黨網軍的攻擊,如果湯普森又轉向支持對手,他們的差距會拉大,為今之計就是拉攏湯普森。但是麥可堅決反對,他不同意主張烽火外交的湯普森擔任國務卿,而且他在競選時就已經承諾不做任何酬庸,他堅持自己穩紮穩打完成這場選戰。

史蒂芬在競選總部有個常私下約會的實習生茉莉(Molly Stearns),但有天半夜,史蒂芬發現候選人麥可莫里斯打電話給茉莉,茉莉才說出她與州長在愛荷華州競選時發生了一夜情,但是她最近發現自己懷了孕,她亟需錢去墮胎。但是因為家裡是天主教徒,不能跟父母說也沒錢墮胎,在走投無路下,只能向他要錢。面對這樣的醜聞,史蒂芬決定自己親自處理,以免消息走漏,影響選情。他幫茉莉籌錢,找墮胎醫生,但他也要求茉莉墮胎後馬上離開競選團隊。

美國社會雖然開放自由,但是對於政治人物設定頗高的道德標準,只要發生不倫戀曝光,很少全身而退。近年來比較著名的例子包括:二○○九年南卡州州長馬克•桑福德(Mark Sanford)跟幕僚說要去阿帕拉契山健行一週,卻偷偷飛到阿根廷與情婦約會,事情曝光後引咎辭職;北卡州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以其俊俏外型深受女性選民喜愛,而且他也積極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但是在二○一○年被爆出與其助手發生婚外情,甚至還生下小孩,此後政治生涯中斷;二○一二年中情局局長大衛•霍威爾•裴卓斯(David Howell Petraeus)因為和軍事作家寶拉•布洛德威爾(Paula Dean Kranz Broadwell)發生婚外情曝光而辭職。這些案例顯示電影中史蒂芬盡全力不讓他老闆的性醜聞曝光並非誇大。

危機處理
在史蒂芬焦頭爛額處理大老闆的醜聞時,紐約時報特約記者艾妲此時打電話給史蒂芬求證他私下去見敵營顧問湯姆達菲的事。史蒂芬跟艾妲求饒,他說此事一曝光,他必死無疑,他動之以情,向艾妲套交情,但艾妲冷冷回道:「你以為我們是朋友?……你餵料我就報導,如此而已!」但艾妲也給史帝芬另一個選擇,如果他願意說出與法蘭克湯普森的交易內容,她就不會報導他的事。

艾妲對史帝芬的這句話,對政治人物與媒體的關係真是一針見血。無論在選舉或是其他政治場域,媒體往往較他人容易與政治人物接近,政治人物也不會拒絕媒體,因為他們必須仰賴媒體增加曝光度與塑造形象,或是作為放話、打擊政敵的工具。但是同樣的,一旦自己身陷醜聞泥淖,媒體也會反噬,因為這是媒體的天性。

史帝芬最後發現原來是保羅向艾妲爆料,藉此逼走史蒂芬,因為他對史蒂芬私下見湯姆達菲之事還是不諒解,他已經不相信史蒂芬了。保羅狠狠修理史帝芬說:「我用人只看忠誠,沒有忠誠就一無是處,沒人追隨,尤其是在政治圈,那是唯一可靠的價值,所以我要開除你……」

被保羅踢出團隊的史帝芬憤而回去找湯姆達菲,但湯姆達菲對史蒂芬表示時機已過,他們不可能接受一個被敵營開除的人,尤其是一個充滿憤怒情緒的人,復仇會使人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他們不可能用情緒不穩定的人。更何況史帝芬是被保羅開除的,收留史帝芬就像在撿破爛,會讓敵營占上風。史帝芬恍然大悟,原來他只是顆被玩弄的棋子,對湯姆達菲而言,他或許不是真心要吸收史帝芬,但他了解保羅的用人特性,他只需做做樣子策反史帝芬,如果史帝芬上鉤,他可得到他;若沒成功,也能離間敵營。反正他得不到的,也要讓別人得不到,對湯姆達菲而言,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是贏。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為求自保,史帝芬只能使出殺手鐧,他轉向候選人麥可莫里斯,他以揭發茉莉墮胎的事要脅,要求莫里斯開除保羅,由他接任總幹事,並且調整選戰策略,讓法蘭克湯普森成為副手,接收他的三百五十六張票,拿下總統大位。史帝芬對麥可莫里斯說:「你觸犯了政治的唯一規則;你想當總統?你可以開戰,可以說謊、作弊、讓國家破產,就是不能搞上實習生,選民會唾棄你。」為了自保勝選,麥可莫里斯也只能拋棄過去一再秉持的信念,他接受法蘭克湯普森,開除了保羅。史帝芬終於反敗為勝,麥克莫里斯也如願的贏得民主黨初選。在片中導演安排一場保羅從理髮廳出來後上車和州長談話又下車的一幕,雖然觀眾完全看不到兩人談的是什麼,但卻是整齣戲最重要的轉捩點:史蒂芬與保羅,候選人莫里斯選擇了前者。在公眾場合滿口正義道德、慈愛親民的州長,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生命,做出非常冷靜且殘酷的決定。十五世紀義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可洛•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所言:「君主所應該做的是將善良與邪惡作為一種奪取權力的手段,而不是目標本身。」已經成為所有政治人物深信不疑的生存準則。

「選戰風雲」雖然是描述美國民主黨在俄亥俄州的初選,但因為重心放在選舉幕僚的勾心鬥角、針鋒相對,場景的規模與變化不大,劇情走向以人物對話為主,只算是小品電影。但因為改編自舞台劇,加上編劇Beau Willimon本身過去曾有選戰幕僚的相關經驗,角色間的對白字字珠璣,直指核心,有時令人拍案叫絕;此外對於選舉的運作過程與潛規則描述深刻,雖然整部片風格沉靜冷冽,剛開始會覺得稍嫌緩慢,但是細細品味劇中每個角色,不論是候選人、選舉幕僚與媒體等等的言行舉止,每個角色的語言與思考本位都是恰如其分,實在是一齣適合了解美國選舉公關公司運作選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