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
2014 文化部第36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入選
作  者╱
傅朝卿 著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
2018/02/01   (2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57-11-9190-4
書  號╱
8U44
頁  數╱
264
開  數╱
20K
定  價╱
350 (特價 277)


台灣因為地理位置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等因素,使得各種不同的文化很容易匯集,建築的發展更是多元而富變化。從十七世紀漢人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開墾至今,幾乎所有的建築表現都曾出現於台灣這塊土地上。不同的建築表現,形成了所謂的建築式樣,是建築界、藝術界與文化界一直非常關注的課題。本書旨在帶領讀者更深層認識台灣建築式樣的脈絡發展。
本書主要的內容乃是探討台灣建築發展中「式樣」的發展脈絡,並解釋每一種「式樣」的主要特色。書中討論了閩南傳統式樣、西洋歷史式樣、東洋歷史式樣、新藝術與藝術裝飾式樣、閩南折衷式樣、現代主義式樣、中國古典式樣、地域主義式樣、後現代主義式樣,最後以尋找二十一世紀台灣新式樣作為結論。

傅朝卿,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教授長期專注於台灣近現代建築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主任及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執行長等職務,目前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古蹟與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聚落與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及推動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傅教授二十多年來以世界與台灣近現代建築與文化遺產保存為主要研究主題,著作包括期刊、會議論文、專書與研究報告與其他著作共數百種。傅教授的著作曾四度獲金鼎獎項的肯定,2009年曾獲頒台灣建築學會最高榮譽的「建築文化藝術類獎項」及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中國「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共同設置的「世界建築史教學語言就阿爾伯蒂獎」。


第一章、閩南傳統式樣
第二章、西洋歷史式樣
第三章、東洋歷史式樣
第四章、新藝術與藝術裝飾式樣
第五章、閩洋折衷式樣
第六章、現代主義式樣
第七章、中國古典式樣
第八章、地域主義式樣
第九章、後現代主義式樣
結論:尋找二十一世紀台灣新式樣
參考書目

蔣渭水VS林獻
堂─兩位台灣民
族運動先驅
古坑歷史與產業
台灣大家族
台灣獨立運動前
奏曲(1945
-1991A.
D.)
臺灣文化志(上
中下卷)(精+
書盒)
台灣的姊姊妹妹
─台灣婦女運動
進行式




第一章   閩南傳統式樣

背景
「閩南」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福建南部,但是究竟其如何界定,一直甚為籠統。根據《閩南人》一書的定義,閩南「乃指福建南部操閩南方言的諸縣,包括昔日漳州府屬的龍溪、南境、詔安、東山、平和、長泰、海澄、漳浦、雲霄、華安、龍巖、漳平、寧洋等十三縣,以及泉州府屬的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等八縣及廈門一市。」在古代,閩南地區應與福建大多數的地區一樣,為百越文化之地。直至唐朝,大批移民遷入,閩南才融入漢文化。不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閩南地區逐漸發展出與其他文化地域明顯不同的文化特徵。台灣住民的祖先,主要是來自於福建及廣東的移民,雖有各自不同的祖籍,但基本上分屬於兩大族群﹕閩南與客家。閩南人主要是來自於福建的泉州與漳州,客家人則主要來自於廣東的潮州、惠州、嘉應及閩西之汀州地區。台灣傳統聚落與建築是台灣早期移民的一面鏡子,反映了台灣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移民的原鄉以閩南最多,建築自然以閩南建築為藍本而發展,形成了閩南傳統式樣。


什麼是閩南傳統式樣
閩南傳統式樣可以說是在考量閩南地域特徵,且在尚未受到外來文化影響之下,傳統匠師表現出來的風格。地域文化的形成,事實上存在著一些觸媒,其中地理特徵、語言與宗教信仰與儀典都可以用來檢視閩南文化。不過因為閩南地域環境多變,有沿海地區,平原地區,也有山嶺之地,因此也出現了不同形態的聚落。特殊的地理特徵是一個地域得以和另一個地域有所區別的基本因素。因為聚落的分佈、資源的取得與民生物資的分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取決於該地域的地理特徵。閩南地區位居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境內山嶺頗多,位於台灣海峽對面的台灣也是山多平地少,又是海島;因而閩南地域可以說是山海交會之境,形成較為特別的地理特徵,進而影響人民的生活習慣與經濟生產,也影響到聚落與民居的擇址與配置,更會在宗教信仰上兼容有山海之神,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廟宇。

在多變的環境中,閩南地域出現了不同形態的聚落,有漁村、農村、市街,亦有土樓之類的特殊類型。聚落都會以自然地形地貌為主要考量,其中風水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再以人造環境的考量因子加以修正,因此閩南地域絕大多數的聚落都是依地理特徵而形成的不規則形狀,如泉州、金門、澎湖、鹿港、淡水都是佳例。即便連有城牆的聚落形狀仍然都是不規則者居多,如台南與泉州都是很好的例子,這與中國大陸北方城鎮以規則形制為多,有著明顯的差異。在不規則的整體環境中,閩南人於是再置入較規則的人造物(包括民居、祠廟與象徵物),以確保軸線方位的傳統觀念依然存在。

由於獨特的宗教信仰與儀典,再加上強烈的宗族色彩,閩南地域中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寺廟與祠堂的數目眾多,在聚落的天際線中形成高潮。在各種類型的聚落中,寺廟不但是聚落信仰中心,也經常是居民一般日常生活的活動中心,民眾與寺廟間的關係,不只是信仰上而已,還有生活上的。由於中國大陸在文革時期許多寺廟都遭到關閉或破壞的命運,所以台灣反而成為閩南地域民間信仰密度最高之地區,神明也十分多樣。除了傳統佛教與觀音菩薩外,媽祖信仰及保生大帝信仰可算是最受歡迎的神明。台灣的王爺信仰及鄭成功信仰也都是閩南文化中極為特別者。當然,重視血緣而形成的宗族組織也影響到宗祠設立的風氣,使聚落中多了鄉親可以集會的空間。另一方面,閩南聚落中也經常出現如五營之類的厭勝物或如金門風獅爺及安平劍獅之類的象徵物,對於聚落中的超物質層面,也提供了另一種力量。雖然擁有很多文化觸媒,但因為受到諸多因素之影響,閩南地域建築的表現也呈現出非常豐富的面向,要定義出一個清晰固定的閩南傳統式樣並不可能,但卻可能歸納出一些共同的特徵。


台灣閩南傳統式樣建築的發展
     台灣閩南傳統式樣的發展,與十七世紀以降華人移民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1661年(明永曆15年)春天,鄭成功率領大軍登陸鹿耳門,荷蘭守將在堅持數天之後終於獻城投降,結束了荷蘭人在台灣之統治,府城台南之歷史邁入明鄭時期,也開啟了閩南傳統建築在台灣的發展。鄭氏治台後將赤嵌地方改為東都,並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1664年(明永曆18年),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並陞二縣為二州,曾設立了所謂「十字街」,把市街分成東安、西定、寧南、北鎮四坊,但實質環境只能算是一種初具雛型之傳統聚落,還稱不上有「城市」之概念。而且因為明鄭時期之移民是屬於初期墾殖,經濟上較為拮据,不太可能花大筆錢於建築之上,所以房舍多數為簡單的建築原型,亦可能參酌原住民之建築,就地取材而建。

1683年(明永曆37年,清康熙22年)八月,鄭克塽降清,明鄭成為歷史。翌年,清廷改承天府為台灣府,轄台灣、鳳山及諸羅三縣。治台初期,清廷對移民台灣採消極政策,一則海禁,一則山禁,但是人民仍用盡各種方式,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希望能渡海到台灣這片新天地來開創。1698年(清康熙35年年)施琅去世,禁令漸弛,雖然清廷重申禁令, 但仍舊無法阻擋一波波渡海的人民。這一批渡海來台之台人祖先逐漸在台灣建立起較大之聚落。直至清嘉慶年間,台灣已有不少城牆城鎮之興築。嘉義縣城建於1704年(清康熙43年)、澎湖廳城建於1717年(清康熙56年)。然而直到1721年(清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發生之前,雖然有許多人力陳要在台灣多建城池,但清廷怕台灣殘留之反清復明之士會奪城作為據點,所以一直未曾允諾。康熙晚期,台灣各地建城之需求已不可擋。鳳山縣城建建於1721年(清康熙60年)、台灣府城建於1725年(清雍正3年)、彰化縣城建於1734年(清雍正12年)、淡水廳城建於1733年(清雍正11年)、葛瑪蘭城建於1811年(清嘉慶16年)。較晚期的城牆城鎮則以建於1882年(清光緒8年)之台北城為代表。政治安定之後,建築的發展日益起色,城內城外都有不少建築出現。由於台灣有城牆封圍的城鎮,有比較強的防禦系統,因而逐漸成為行政與商業的重心,所有的城門之門樓都是以閩南傳統式樣興建。

除了城鎮之外,每一處台灣漢人聚落中,必然存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建築,其中以住屋、文教建築、民間信仰廟宇與聚落的形成最為息息相關。早期移民的經濟條件並不是特別的富裕,因而明鄭與清初台灣移民所興建之住屋建築規模都不是很大。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台灣已經可以生產品質不錯的建材用磚,並且廣泛的用之於建築之上。技術純熟的匠師與良好建材開始有充份的來源。此時,一般漁村與鄉間以中小型的合院為主,街屋則存在於城鎮之商業區中。1820年代(清道光年間)之後,台灣的富商士紳與進士舉人日漸增多,他們的社會及經濟狀況允許興建較大而且豪華的宅邸,大型的院落住屋於是愈來愈多,有些還附設精美的花園。台北林安泰宅建於1823年(清道光元年)、板橋林本源園邸建於1845年至1893年(清道光25年至清光緒19年)、彰化馬興益源大厝建於1846年(清道光26年)、大溪李騰芳宅建於1860年(清咸豐10年)、霧峰林宅建於1862年至1893年(清同治元年至清光緒19年)、台北義芳居古厝建於1876年(清光緒2年)、社口林宅(神崗大夫第)建於1875年至1878年(清光緒元年至四4年)、永靖餘三館建於1891年(清光緒17年)與蘆洲李宅建於1903年(清光緒29年)都是非常精美的閩南傳統式樣合院住屋。至於在街屋方面﹐鹿港古街道中是為佳例。換句話說,閩南傳統式樣因為民居的大量興建而廣為流行於台灣。

漢人自古崇尚儒教之說,重要城市均設有孔廟,由官方定期祭祀。台灣早於明鄭時期最於在台南設「先師聖廟」,設有國學。1683年(明永曆37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人入台,依《大清會典》,必須於各府及縣治所在地立儒學。1684年(清康熙23年)由巡台廈道周昌與台灣知府蔣毓英將已經塌毀之先師聖廟重修,易名先師廟,並設台灣府學於此,自此儒學之數目不斷增加,目前所見尚維持古貌者為台南孔廟與彰化孔廟。清領之後也有不少書院成立,目前尚存者中,以創建於1847年(清道光27年)的草屯登瀛書院、創建於1857年(清咸豐5年)的和美道東書院、創建於1882年(清光緒8年)的集集明新書院及創建於1887年(清光緒13年)的大肚磺溪書院在建築上保有較完整的形態與規制。

在台灣,民間宗教廟宇的發展是移民渡海到台灣發展的活見証。移民渡海開墾之初,通常會攜帶可以庇護平安渡海的神明,媽祖是其中最重要者,因為她經常顯靈拯救危難之船隻,早期移民信奉者頗眾,歷代帝王都曾賜封「天后」「天妃」等名。在台灣,有關媽祖的傳說很多,當移民平安到達台灣後為了感恩,於是建廟祭奉媽祖,至今各地的媽祖廟仍是台灣數量最多的廟宇之一,而且都有著悠久的年代。創建於1604年(明神宗萬曆32年)之前的澎湖天后宮、創建於1683年(清康熙22年)之台南大天后宮、創建於1725年(清雍正3年)之鹿港天后宮與創建於1730年(清雍正8年)之北港朝天宮都是有名的閩南傳統式樣建築。

從中國大陸到台灣開墾的移民,面臨的往往是瘴癘之氣與蚊蟲之害所導致之疾病,因為人民相信王爺能除此類瘟神而廣加信奉。當墾築趨於穩定之後,台灣人民更進一步興建廟宇供奉其原鄉神祇,因而會在不同之聚落中出現不同的廟宇。當然,除了地域性的神明之外,台灣民間宗教中還有一些神祇是廣為所有人民所祭拜者。玉皇大帝、關公、城隍、觀音與土地公是為最普遍者。閩南式樣建築一直從清朝延續到日治時期,除了民宅之外,仍有許多寺廟採用此種傳統的表現方式,建於1924年(日大正13年)的萬華龍山寺及1930年(日昭和5年)台北市孔廟都是代表之作。戰後,大多數寺廟仍然以閩南式樣繼續發展,重建於1947年(民國36年)的三峽祖師廟是最佳案例之一。


閩南傳統式樣重要元素
建築是台灣傳統營建環境之一部份。在源自於閩南文化的傳統建築中,從單殿到多護龍、多進之院落空間,甚至是城池城門的配置空間、建築座落的方位、民宅正廳與臥室之關係、民間信仰廟宇正殿與其他空間之關係,反應的不只是空間機能,還有對於空間的人生觀與宇宙觀,其中與其他漢人建築最大不同的元素為屋頂、構造系統、材料、工藝表現與特殊人文裝飾。在造型方面,傳統的閩南式樣建築,每棟建築都有其獨特的造型,從較高等級的重簷歇山頂到常見的捲棚頂,從起翹的燕尾到平實的馬背,變化的屋頂與其上的裝飾系統多彩多姿,屋身的計劃與門窗的設計也是爭奇鬥豔,極富特色。不少都市中的廟宇,因為敷地不大,三川殿、拜殿、主殿到後殿之造型層級分明的連成一體,並於主殿達於高峰,天際線轉折起伏隨之變化,為台灣傳統建築中特色之一。當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原鄉族群、不同的匠師派別,也會使建築之造型產生差異,形成多樣表現的特質。

在構造方面,每一種建築系統都有其不同的構造系統。原住民及早期移民使用的是最原始與容易取得的材料來興建房舍,竹材、茅草與泥土是主要的建材。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台灣已能製好品質的磚,磚材成為最主要之建材,豪華的宅邸,多是非常精美的閩南式磚石木構造混合建築、形成台灣建築多面向之建築表現。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之傳統建築中,多樣的建材選擇也是台灣建築構造之美的一部份,老古石牆、斗砌磚牆、編竹夾泥牆與穿瓦衫牆都極富地域色彩。

除了基本的建築課題外,台灣的傳統建築往往都存在著工藝表現的部份。它們讓建築中呈現出藝術特質。閩南建築中之石雕、木雕、磚雕、剪黏、交趾燒、泥塑、彩繪等都是傳統匠師表現之處。石雕之材料多為青斗石、泉州白石,部位則以石柱、龍柱、石獅、抱鼓石(門柱的強化構件)、柱礎與牆堵為主。木雕中以斗栱、吊筒、門簪、雀替(樑柱間的構件)、獅座及天花藻井的表現最為精緻。磚雕則以應用於牆飾為主,剪黏為屋頂之主要表現,而交趾燒及泥塑則為不少建築牆堵之表現方式。在彩繪方面,除了傳統的廟宇及宗祠之門神之外,樑枋與牆壁上也有不少佳作。由於建築是與特定的人相關,興建者與匠師對於文化之涵養則會呈現於建築之中,而且不少空間與造型元素都存在著特殊的意涵。例如合院空間可能有人倫關係之意涵或禮制之規範,門額匾聯文字之意義直接呈現出人文精神,住屋堂號是慎終追遠追本溯源的具體呈現,中舉之匾則為光宗耀祖,多數對聯更是教忠教孝勉勵後代子孫。在寺廟中之匾聯則多為對神祇之禮讚或者是勸人為善之語。當然在許多建築中之的造型元素,如一般常見的八角窗、六角地磚、蝙蝠飾、花瓶門等建築語彙的應用,均有特別之設計意匠與文化意涵,例如花瓶門就取「瓶」與「平」同音而有平安之意。

台灣閩南傳統式樣代表性建築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最早興建的媽祖廟之一,肇建於約1563年(明嘉靖42年)。自清代以來,澎湖天后宮曾多次整修。1922年(日大正11年)此廟已經牆垣傾毀,乃由澎湖臺廈郊商會等地方仕紳集資重修,於次年完工,乃成天后宮今貌。1979年(民國68年)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曾邀集地方人士組織籌建委員會,準備拆除年久失修的天后宮,並重建新廟。後因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之陳奇祿多方奔走協調,始免於被拆,並於1983年(民國72年)依原樣修復。此後亦多次局部整修,直至2011年(民國100年)再度進行大修。

在空間上,澎湖天后宮為傳統的三進五開間,三進主體建築由南至北依序為三川殿、拜殿及正殿與清風閣,各進之間留有天井作為中介與過渡空間,左右設有護龍與過廊,清風閣設有二樓,此格局由日治一直維持至今。在構造上,澎湖天后宮在台度以下為玄武岩,台度以上為老古石疊砌,牆身表面為白灰粉刷,部份開口部及牆面再輔以紅磚,門扇及窗戶為木構,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在造型上,澎湖天后宮為標準的傳統閩南式樣,屋頂都是二坡式的處理,且自南而白順勢變高,再搭配以起翹挺拔有力的燕尾及古樸的馬背,側面諸殿相連形成的山牆也十分動人。雖然現今廟宇各部位多屬日治大正年間重建之貌,但手工精緻,三川殿門楣的八仙木雕、格扇雕花與正殿六幅格扇雕花等木作以及神龕,都有精美雕飾,深具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