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秉寅•狄明德•尹美琪主編
|
本期專題的文章主要選自輔仁大學中國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社文中心)於1998年12月11日至12日所舉辦之「兩岸社會變遷中家庭與其相關問題學術研討會」中的論文。這個研討會是社文中心自1993年在輔大成立以來所舉辦的第一個大型學術研討會。社文中心將其第一次大型研討會的焦點放在兩岸社會變遷中的家庭,是具有多重意義的。首先,就中國社會文化的主流傳統來說,家庭不論是在社會關係構成的過程或是呈現為文化價值上,均占有一個異常重要的地位。這個地位在兩岸有同亦有異的現代化過程中,受到極大的挑戰與衝擊。但誠如陳其南教授在這個研討會專題演講時的結語所說的,「雖然我們不承認傳統家庭意識的影響,可是它卻仍然瀰漫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因此,家庭及其相關的議題,應是任何關心兩岸社會文化的研究者所不可忽視的。
其次,家庭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就以社會學為例,創造社會學這個學科名稱的August Comte即認為家庭是構成社會有機體最基礎的元素。所以自Comte以來,家庭就為社會學者研究的課題,而家庭社會學很早就已成為一重要的專業學門。就心理學而言,家庭研究的重要性則在最近《應用心理研究》第二期以「家庭心理學」為專題,以及第三期所刊登對此專題的熱烈回響就可看出。由於家庭在現代社會依然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不同社會科學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因此社文中心在徵求會議論文時,就是「以家庭為出發點,自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相關社會科學,以理論或實証研究探討與家庭相關之問題」為徵文的範圍。兩岸以及國際學者對此會議徵文反應的熱烈,是主辦單位始料未及的。這種情況也證明了家庭在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對社文中心而言,以社會變遷中的家庭為研討會關注之主題的另一個意義是在彰顯天主教輔仁大學所追求的宗旨目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1年所頒佈的「家庭團體」勸諭中即揭示了天主教會對現代家庭強烈的關懷。教宗認為現代世界的家庭團體,比任何其他的制度都更受到社會和文化急速而深刻變遷的打擊。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更是「迫切地需要每一個善意的人,盡力維護並促進家庭的價值和要求」。社文中心以學術研討會的方式來探討社會變遷中與家庭有關的議題,不僅呼應了教宗勸諭的精神,也實踐了輔仁大學的宗旨之一:獻身於學術研究與弘揚真理,以促進社會均衡發展增進人類福祉。
兩天的研討會中總共發表了廿二篇論文。這些論文在研討會的議程中是安排成六大主題:經濟、代間、獨生子女與老人、兩性與婚姻、少數文化、價值觀。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論文正式出版,社文中心決定採取與國內外學界有嚴格審核制度的期刊合作的方式來發表這些論文。這個決定正好與《應用心理研究》編委會召集人劉兆明教授提出將研討會部份論文發表在此期刊的建議不謀而合。因此,本期專題編輯的原則是先挑選與《應用心理研究》理念相符合的論文主題。主題確定後則盡量保持研討會同一主題應有兩岸學者之論文的設計。在這些原則下,本期專題一共選登了六篇研討會的論文。這些論文分屬三個主題:代間、兩性與婚姻、及價值觀。其中與價值觀之主題有關的只選得一篇。因這篇論文是討論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地區家庭觀念的變化,因此編輯決定向台灣的學者在此主題有研究成果者邀稿。最後,非常幸運的是,編輯獲得了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陳舜文先生的投稿,並順利的通過審查,圓滿了本期專題編輯的策畫。在此,我們編輯要特別感謝各位論文發表人與各位評審的熱誠及細心。
專題最後一篇文章是由本期專題編輯之一的狄明德教授所寫的編後語--〈論家庭:從傳統到現代〉。這篇編後語原先是狄教授為研討會壓軸的綜合討論而準備的。這篇編後語特別點出了研討會及本期專題之論文中一些值得我們繼續思索的方向,也提出我們絕對需要就家庭及其相關議題繼續交談的呼籲。我們希望本期專題的各篇論文,不僅介紹了兩岸在社會變遷中一些與家庭有關的狀況,也的確能引起兩岸學者就其共同關心之議題的交談。(撰稿人:關秉寅,輔仁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兼中國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本刊編輯委員)
|
|
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
Cultural Feedback︰Cultural Transi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in a Changing Society
|
|
周曉虹
南京大學社會系暨社會心理學研究所
|
Zhou
Xiao-Ho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
Institute for Social Psych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
本文從「文化反哺」這一出現在急速的社會變遷時代的新型親子傳承模式入手,深入探討了社會文化變遷對親子傳承或家庭內部社會化內容和模式的影響。研究表明︰(1)在一個社會發生急劇變遷的年代,親子之間的「反向社會化」或曰「文化反哺」現象不僅已經出現,而且成了與傳統的文化傳承模式相對應的新型文化傳承模式;(2)在親子之間發生的這種「文化反哺」現象所涉及的內容和範圍十分廣泛,從價值觀的選擇、生活態度的認定、社會行為模式的養成,直至對各種新器物的了解和使用,而在文化的表層(行為或器物層面)這種現象更為明顯;(3)子代向雙親進行「文化反哺」的能力或他們的「話語權力」主要得自於他們對新事物具有較高的敏銳性和接受能力、他們受傳統的束縛較少,以及他們憑藉語言和器物接觸的優勢而獲得的從媒介、廣告、市場、同輩群體及生活本身獲取社會信息的便利性、對生活意義進行解釋的權威性;(4)「文化反哺」現象的出現一方面動搖了傳統社會「長者為尊」的地位,使得雙親常常會遇到來自子女的各種反叛和挑戰,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前者對變遷社會的順應能力。
關鍵詞︰文化反哺、親子傳承、變遷社會
作者簡介︰
周曉虹
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專業博士 /南京大學社會系暨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教授
通訊處:(210093)南京漢口路23號 西南樓南京大學社會系
電話86-25-3592221 傳真:86-25-6202803
E-mail:xhzhou@nju.edu.cn |
Cultural feedback is a new model of parent-child
transmission that emerges in a time of drastic social
changes. Based on this model, this paper thoroughly
discusses the impact social-cultural changes have
on the present-child transmitting or content and
form of socialization inside family. The study demonstrates:
(1) In a time of drastic social changes, reverse-
socializ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or "cultural feedback" not only has arisen, but
also has become a new model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s opposed 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2) "Cultural
feedback" covers a wide range of fields, from selection
of values, acceptance of life attitude, formation
of social behavior model to knowledge and use of
new implements. The phenomenon is especially obvious
in the surface of culture (behavior and implements
facets). (3) Children's capability to feedback their
parents in culture or their rhetorical power mainly
comes from their higher sensitivity and acceptability
to new things, less restriction from tradition,
the subsequent convenience of gaining social messages
from media, advertising, markets, peer groups and
life itself, and their authority in explaining the
meaning of life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in using
language and implements). (4) "Cultural feedback",
on the one hand, shakes the position of the senior
as superiors, and brings parents into constant rebellion
and challenge from their children. On the another
hand, it also enhances the former'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society.
Keywords: cultural feedback, transition of
parent-child, changing society |
|
|
婆媳過招為哪樁?︰
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in-law︰A Qualitative Study
|
|
孔祥明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
|
Hsiang-Ming
Kung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y Shih Hsin University
|
姻親關係常是影響婚姻穩定與品質好壞的重要因素。在許多姻親關係中,又以婆媳之間問題最多,此種現象中外皆然。台灣過去有關婆媳關係的探討多侷限在家庭結構、社會結構的改變對婆媳相對地位之影響,或是檢驗婆媳關係好壞對其他生活面向的影響,但從人際互動層面去探索哪些因素會影響婆媳關係的研究卻付之闕如。此外,在過去研究中婆媳問題多被視為純粹兩個女人的問題來討論,卻不見有研究針對夾在這兩個女人中間的人物-婆婆之子(媳婦之夫)作詳細分析以找出其對婆媳關係具有何種影響力。作者根據台灣北部地區(台北縣市,桃園縣市,基隆地區)十八對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婆媳所作的深度訪談(NSC
87-2412-H-128-002)(1)發現,對媳婦而言,婆婆過度干涉子女的教養,是最令他們困擾的問題;侵犯個人隱私亦令人難以忍受;婆婆的對待方式表裡不一或偏袒自己的子女更教媳婦心有不平,此外,干預媳婦與娘家接觸、強權主導家人生活或思考方式停頓在過去的婆婆也引起媳婦強烈反彈。而另一方面,最常造成婆婆對媳婦產生不滿的事情包括:現在的媳婦對待公婆比不上從前;媳婦花錢太浪費;懶惰、帶小孩不用心、家務處理不好或完全不做;飲食習慣的差異及口味不合等。訪談資料亦顯示媳婦之夫(婆婆之子)在婆媳關係中扮演了關鍵性的橋樑角色。在所有受訪家戶中,婆媳關係良好是經過媳婦之夫盡力做好溝通雙方的工作方得以形成。反之,婆媳關係不良的家庭中,媳婦之夫通常是以逃避、事不關己的態度面對,因而形成婆媳誤會愈來愈多,成見愈來愈深的僵局。若以母親、妻子比擬為天秤兩端,兒子(丈夫)在這兩端所放的份量決定了婆媳關係中誰是比較佔優勢的一方。
關鍵字:姻親關係、婆媳問題、代間互動、婚姻調適
作者簡介:
孔祥明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社會學博士 /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副教授
通訊處:(106)台北市溫州街68巷6號5樓
電話:(02)23627645 傳真:(02)22367746
E-mail:hmkung@cc.shu.edu.tw |
This research tries to sort out the reasons why
mothers- and their daughters-in-law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and how they face and deal with conflicts
and tensions. In addition, another focus is to find
out what role husbands of daughters-in-law play
when they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in-law problems.
The data are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mothers,
and their daughters-in-law coming from 18 middle-class
families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area. Interviews
with husbands of the daughters-in-law are also included.
Results show that conflicts occur when mothers-
and daughters-in-law share different values in everyday
lives due to generation gap and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 Howev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in-law are not inevitably problematic.
To ease the tension and possible conflicts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endeavor from both women, but also
from the critical key person-husbands of daughters-in-law.
Keywords: in-law relationships, conflict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in-law,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marital adjustment |
|
|
夫妻內在一致性的來源
Source of Intrinsic Identity between Spouses
|
|
李 煜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
Lee
Yu / Institute of Sociology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本文根據上海、哈爾濱兩城市的問卷調查資料,試圖探究夫妻的一致性是如何獲得的。著重了解同類婚與婚後夫妻互動對夫妻內在一致性的影響。發現同類婚是夫妻的一致性的重要原因,而結婚時間的長短與夫妻一致性無關。
關鍵詞︰夫妻內在一致性、同類婚、時間的魔力
作者簡介︰
李 煜
華中理工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通訊處:(200020)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號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電話86-21-53060606轉2515 傳真86-21-53063062
E-mail:yulee@online.sh.cn |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carried out in Shanghai and Ha'erbing,
tries to probe into and analyse the obtaining of
intrinsic identity between spouses. We emphasize
on the effect of homogamy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pouses on intrinsic identity and find that homogamy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but the duration of marriage
has no apparent interrelationship.
Keywords: the intrinsic identity of the spouses,
homogamy, the magic of time |
|
|
婚姻質量︰中國兩農村的實証研究
Marital Quality : An Empirical Research of Two
Rural Areas in China
|
|
徐安琪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葉文振 廈門大學經濟系
|
Xu
An-Qi / Institute of Sociology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Ye Wen-Zhen /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Xiamen University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婚姻質量進行重新定義,以1996年對廣東和甘肅農村1600多對夫婦的調查資料,用因素分析法對婚姻質量進行主客觀指標相結合的綜合度量,測定婚姻質量總量表由5個側面所組成,即「夫妻關係滿意度」、「物質生活滿意度」、「性交流與性快樂」、「婚姻生活情趣」以及「夫妻內聚力」,並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揭示影響婚姻質量的主要因素。統計結果表明,儘管中國農村夫妻對物質生活和性生活質量還不甚滿意,但他們對相互關係的自我評價甚高,不滿意的比重很低,平均打分在5分上下(最高為7分,最低為1分),平等、和諧、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夫妻關係的主流,雙方經常發生衝突並動武或威脅離婚的比重也極低,表明其婚姻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因此,研究結果未能支持「60%的中國婚姻是湊合型的」流行觀點。回歸統計結果顯示,對農村婚姻質量具有正相關的因素分別為居住地的城市化程度、收入、婚姻基礎、雙方的同質性、對性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性生活的主動性等;具有負相關的因素分別為年齡、職業為農民、丈夫資源的缺乏以及配偶替代意識和機會等;而受教育程度、家務分工、夫妻權力模式等則與婚姻質量無明顯相關。
關鍵詞:農村、婚姻質量研究
作者簡介︰
徐安琪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法學學士 /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通訊處:(200020)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號
電話86-21-54808198 傳真86-21-54808198
E-mail:anqixu@online.sh.cn
葉文振
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學博士 / 廈門大學經濟系教授、人口研究所副所長
通訊處:(361005)福建廈門市思明南路422號 廈門大學經濟系
電話86-592-2185314 傳真86-592-2185314
E-mail:wzye@jingxian.xmu.edu.cn |
Based on the past literature, this paper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marital qualit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cept of marital
quality.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marital
quality ar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a sampling survey conducted in the rural areas of
Guangdong and Gansu Provinces of China in 1996.
In this article, the marital quality is understood
from both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perspectives
with five composites as its measures, including
"satisfaction about spous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bout material aspect of marital life", "sexual
communication and happiness", "delight of marital
life", and "spousal conflicts".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show that although Chinese rural couples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material and sexual lives,
they do have a relative high evaluation of their
spousal relationship with an average score of five
(the highest and lowest scores are seven and one,
respectively). The equality, harmony, and mutual
respect and trust are the main streams of spousal
relationship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The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urbanization, income, marital
basis, spousal similarity,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ex and having initiative in sexual life have
positive effects. Age, agricultural occupation,
lack of husband's resources, and spousal substitutive
idea and opportunities have negative influences,
and educational level, distribution of housework,
and spousal power structure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upon marital quality.
Keywords: rural areas, marital quality research |
|
|
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r in Dual-Earner Families:
A Perspective of the Nature of Housework
|
|
唐先梅
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
|
Shain-May
Tang / Department of Living Scienc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從家事本質來了解夫妻家事分工的情形,並從質性研究中深入分析影響家事分工的因素為何,過去在研究家務工作常見的理論(如時間可利用論,資源論,及性別角色論)並無法有效的解釋家事分工的情形,一方面是因為家事所反應的不僅是兩性在參與時間及家務項目上的差異,更是一種表達愛與關懷的方式。另一方面則是當我們對家務工作本質都還無法理清之時,將無法真實的了解夫妻是如何分配其家務工作,因此本研究將擺脫傳統理論的框架,從家務工作本質的深層及基礎觀點了解夫妻家務分工的情形。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法,共深層訪談二十一對雙薪家庭,以深入探討本研究所關心的議題。研究主要結果大致為:(1)家務工作的定義廣泛,主要包括家事的領域、相關人物、內容項目、及執行行為;(2)家務工作內容繁多,以傳統煮飯、洗衣及清潔等為主,以子女的養育與親友的互動最受爭議,而以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及夫妻間的互動較具廣義及積極性;(3)家務工作特質多樣,以例行性、彈性、重複性、繁瑣性、性別區分性、階段性,可替代性及愛的表達等最為顯著,但兩性在家務工作特質的表現上有相當的差異性;(4)家事分工的原因有工作情形、性別角色態度、家庭生命週期、個人喜好、個人的專長、家庭特殊狀況及家事標準等因素,而這些影響家事分工的決定因素與家務工作的特質是相互呼應的。
關鍵詞:家務工作、家事分工
作者簡介︰
唐先梅
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博士(兒童與家庭研究) / 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
通訊處:(106)台北市光復南路102號13樓
電話(02)27519022轉523 傳真(02)27764018
E-mail:smtang@nou.edu.tw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r from the point of the
nature of housework. Traditional theories (such
as time availability, resources, and sex-role ideology)
can hardly explain division of housework. One reason
is that housework reflects not only gender differences
in time and task, but also a way of expressing love
and care. The other reason is that we could never
really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housework allocation,
when the nature of housework remains unclear.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not restricted by any theory. The
researcher intends to look at the spouse's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r from a different but basic point:
the nature of housework,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vious explanations of phenomenon. The sample
used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is limited to dual-earner
couples. A total of 21 couples (42 respondents)
are interviewed in order to deeply analyze the issues
in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draw four
important conclusions: First, the meaning of housework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place, the contents, the
people, and the behavior. Second, the contents of
housework are various. They include not only traditional
items (such as cooking, washing, and cleaning),
but also controversial items (such as child care
and interaction among relatives) and positive items
(such as the design of future plan and the spouses'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i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work consist of routine, complication, flexibility,
repetition, replacement, discontinuity, gender division,
and love expression, but men and women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xperiences. Four, the effects on housework
allocation, including sex-role ideology, family
life cycle, individual favor, personal specialty,
family situation, and housework standard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work.
Keywords: housework,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r (housework allocation) |
|
|
九○年代中國大陸地區家庭觀念及關係變化狀況研究
A Study of the Change of Family Concept and Family
Re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of 1990's
|
|
肖
平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
Xiao
Ping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中國自八○年代開始的經濟改革不僅意味著大陸地區經濟制度的轉型,也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由此,帶來了家庭結構、家庭觀念以及婚戀行為的極大變化。社會結構在家庭這個層面上發生的變化涉及到最廣大的公眾,自然也倍受社會廣泛而深切的關注。本文擬以實際調查資料為基礎,運用第一手問卷調查數據和訪談材料,研究這一特定背景下的家庭變化情況。本文的分析線索如下︰(1)九○年代家庭觀念變化的背景分析。以認識這一變化發生的直接與間接原因,認識這一變化的必然性和廣泛性,為下文的現象透視和變化趨向分析提供一個可理解的背景材料。(2)八○至九○年代中國大陸社會變遷中的家庭觀念及模式變化的實證考察。主要從婚姻關係和父母子女關係的變化兩方面著手,意在揭示當今家庭觀念的演變及其帶來的家庭結構與傳統模式的差異。(3)分析這一變化的發展走向。(4)討論家庭關係及觀念變化帶來的社會問題。
關鍵詞:九○年代、大陸地區、婚姻觀念、家庭關係、變化、趨勢
作者簡介︰
肖 平
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 / 西南交通大學政治學專業研究生結業 /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通訊處:(610031)四川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電 話:86-28-7603848 傳 真:86-28-7609007
E-mail:XYXU@center2.swjtu.edu.cn |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arising since the early
1980's not only repres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in the Mainland, but also exert
a decisive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Consequently, family structure and concept, as well
as marriage behavior are caught in a storm of changes,
which people are most involved in and concerned
over.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ctual investigations, the
data gained from inquiries and the statistics gathered
from first-hand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analyzed
the family change under such a specific background.
The clue to the analysis follows four aspects. First,
the background for the change in family concept
in the 1990's is analyzed. The purpose is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reasons for such a
change.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necessity
of the change will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the analysis phenomenon perspective and change
tendency. Second, the substantial evidences of changes
in the family ties and structure in the transforming
society from the 1980's to 1990's are investigated.
The discussion begins with changes in two aspects:
marriage connections and parental relation. The
intention is to reveal the change of present family
concep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conventional model. Third, the tendency of family
change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impacts of the
changes have brought about and the related social
issues a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1990's, Mainland China, family concept,
family relation, change, tendency |
|
|
「仁」與「禮」:
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
Benevolence and Propriety : The Family Values
and Attitudes toward Work in Taiwan
|
|
陳舜文
台灣大學心理系
|
Shuen-Wen
Chen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過去研究顯示,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具有正在改變與不易改變的部份。然而,此類研究發現卻缺乏一致的理論說明。本文認為:經驗研究的發現必須置於理論的脈絡中加以解釋,其意義才能彰顯。因此,本文從社會表徵理論與「行動理路」的觀點,在理論上探討社會價值的形成與變遷,以及文化分析與社會心理研究的關連。再自儒家「庶人倫理」的結構理路論述華人的家庭價值觀,並重新分析解釋「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實徵資料。研究一結果顯示:(1)當代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含有兩個因素成分:「情感因素」與「規範因素」。此兩項因素的意義,可以從民眾對傳統儒家思想中「仁」與「禮」的社會表徵來理解。(2)年輕者較年長者重視「情感因素」,而年長者則較年輕者重視「規範因素」。由於文化中的各種成分常是互相關連的,而家庭是華人最重視的社會團體,並且華人又傾向以所屬群體作為工作成就動機的來源,本研究推測:華人努力工作的態度會與家庭價值具有正向的關聯。研究二根據實徵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1)家庭價值中的「情感因素」和「規範因素」都與「勤奮工作」具有顯著正相關。(2)家庭價值各因素與「休閒價值」或「個人成就」都無顯著相關。此結果符合本研究的推測。
關鍵詞:家庭價值、社會表徵理論、儒家倫理
作者簡介︰
陳舜文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通訊處:(107)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台灣大學心理系
電話(02)23630231轉2374轉7103 傳真(02)23629909
E-mail:wchen@ms.cc.ntu.edu.tw |
Although many empir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there
are both changing and unchanged aspects in the Taiwanese
family values, no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such
phenomenon has been provided. Those empirical findings
will be unintelligible until they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Based on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ree-fold rationales for action proposed
by Yeh (1995), this article explicates the change
of social values that are formalized by cultural
norms and social discourses. Two core concepts of
Confucian ethics for ordinary people (Hwang, 1995),
jen (benevolence) and li (proprie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Chinese familism are discussed.
Study I re-analyzes parts of data collected in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1994),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wo factors of Taiwanese family values can be
viewed as Confucian ethics of jen and li, and (2)
there are opposite trends of cohort differences
on these two family values. Study II deduc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wo family values and
the attitudes toward work. The results of analyzing
the same data indicate that (1) the attitude of
hardworking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mily
values, (2)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ttitude toward leisure and family values, and (3)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ttitude of
working for oneself and family values.
Keywords: family values,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Confucian ethics |
|
|
|
狄明德
輔仁大學國際貿易與金融系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中心
|
本期的專題與家庭有關。透過這些文章,對於海峽兩岸家庭結構的變遷與現況可以有更深入的瞭解。不過,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這些文章對於「家庭」並無清楚的定義。此種情況是否就意謂著我們對各篇論文所提的問題一無所知?事實不然。雖然,通常從事研究時至少需要對所使用的概念定出一個操作型定義;但是,在增加文化新意的社會對話中,人們的基本想法卻很少會有恆久不變的共識。比較常見的是,社會互動激發概念,也穿越了整個對話。雖然,人的「想法」或許不容易捕捉,不過的確和生活息息相關。一般在討論或溝通時,事先並不會明確地定義所論及之概念,只是假定彼此擁有接近的觀點,而就在你來我往的交談中,文化的基礎因此得以奠定。此種行為多少與乒乓球或網球比賽類似。出手後,所發之球來來去去,不該落下。參賽者所應注意的並非球的本身,而是它行進的方向,因為這才是影響全身動作的關鍵。也許這比喻並不恰當,但其真正的用意只是在強調,我們得在「家庭」這議題下繼續對話,而這正是本文的目的。文中將先提出這次各專題文章所論及的一個特點,而此特點也是交談必須持續下去的原因。爾後再闡述一些個人的省思。
傳統與現代的對比
專題中的各篇文章,在不同的主題和角度下,都表達出一種張力,即「傳統」與「現代」的對比,由此顯示兩岸「家庭」在社會變遷中所面臨的問題。但各文所論的傳統各有其標準。談到對比不同的標準,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少數民族的家庭制度之所以呈現出緊張的形勢,乃是因其自身的文化與傳統模式,在面臨多數民族的家庭制度時產生了衝擊。雖然在道德倫理上,多數民族不能以人數或法律勉強少數民族接受其模式,但由於強而有力的經濟、政治、社會壓力,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是無法避免的。當然,亦應特別注意一些其他可能會被毀滅的傳統文化,例如宗教團體雖然不一定與民族有什麼關係,但在變遷的歷程中,也會出現與少數民族類似的情況。
為了能夠清楚闡述從傳統到現代明顯的演變,研究必須從某一面向切入觀察,或是說,應由特定的起點出發,並從研究者認為特別顯著的對象開始。有趣的是,家庭情況的分析報告經常由「夫妻」著手。其實這類研究還可有另一個出發點,即將家庭視為不同世代間相互關連的一個網絡,先以家庭的組合為中心,含括直系與旁系血親的交錯,而非單以夫妻為中心,因其僅是當中的一個因素或變項。以此為開端的研究對象,較有可能是大家庭,不過現在此種模式已日益減少,所以研究方法的起點也有一些轉變。故一般在分析時,似乎仍多以夫妻為出發點,至少從其組成著手,更進一步說,就是從「婚姻」生活的關係開始。
時至今日,至少在理論上,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婚姻的自由。誠如現在一般人所認為的「婚姻為雙方在自由意志下的結合」。然而實際上,「感情」因素在婚姻生活中固然重要,也的確是一個相當吸引人的焦點,但是仍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應該列入考慮。如此一來,是否應談談如何界定婚姻的「質量」呢?然其內容繁複,而一般所見的是用契約─或者婚約─的概念來面對這個問題,以保障婚姻。不幸的是,無論如何提防,婚姻生活還是可能觸礁,而這就是離婚─也是一種和契約相符合的觀念。雖然這種可能看到的結局,確實讓人痛苦,但即使列出美滿婚姻必備的所有因素,也不能確保婚姻必定成功。因此最好是婚前即能有足夠的保證,不過,解除盟約仍在所難免,所以重點是要讓當事人損失降到最低,以便分手後重新開始生活。
婚姻生活成功的機會,與夫或妻和其配偶之親屬相處的情況有相關性,其中很重要的是婆媳關係。在今天這或許可說是傳統家庭改變的結果,現代人往往僅考慮個人真正想要扮演的角色是什麼?這些轉變和新的重點,彼此之間是相關聯的。例如,老人家在某個層次上,他們希望獨立過活,並不只是能夠在家裡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身為婆婆的也不見得願意和媳婦共同生活。
代與代之間的距離及夫妻對婚姻生活的重視,導致家庭數代成員彼此間的關係產生區隔,而核心家庭是現代家庭組成的主要模式。不過就以家務分工來說,雖說長久以來,家務分工一直存在於夫妻間,或是主內,或是主外的焦點上,今日也以新的形式呈現出來,但祖父母並未能置身於事外,尤其在經濟方面,他們功不可沒,往往幫助年輕夫妻更加鞏固其核心家庭。現在家務分工的重新安排,是社會變遷的記號,至於個人角色的轉變是否是為了讓彼此有更大的自由,則有必要繼續研究,深入分析。
四個反省的方向
以前述的一些觀察為基礎,很自然的就會衍伸出超過以上論述主題的幾項反思。這些值得省思的內容包含家庭單位的經濟分析,及日新月異的科學所造成的愈來愈嚴重的生命倫理問題,尤其在生育嬰兒這方面。由此,便浮現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因為即使人的獨特性是確定的事實,人類仍須依靠和他人之間的相似性來自我定義,以下將就四個範疇加以探討:
◎經濟與家庭
專題中有幾篇文章至少間接地提到家庭與經濟的關係,其中男人的角色似乎較為突出,不過或許還要深入了解家庭中資源分配的實際情況和原則才能定論。在兩岸的社會變遷中,若以家庭的轉變來看,有一個值得關切的問題,就是經濟因素對於家庭模式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針對這點,早已有學者注意到。例如,1971年在台出版之《家庭經濟學》,就認為家庭好像僅是市場經濟中的一個因素而已(周怡丙,1971)。同樣地,在大陸也有一篇相關文章,轉引加里.貝克爾(Gary
Becker)著名的家庭經濟論點來討論家庭(葉文振,1997)。最近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在〈Economics
and the Family〉(Sen,1984)中說,家庭和經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雖然十分複雜,但卻非常實際。他提到了生活滿意度以及家庭結構和經濟的關係,並從「生活能力」(capability)之觀點對資源分配做出批判和分析。前段亦曾論及在台灣資源分配與家庭結構的關聯。這從年輕人購屋的例子便可窺見一斑。通常父母親都會出資襄助,因而選擇共同居住。在大陸,亦不乏類似的例子。
男性在家庭中常享有特殊地位,因此也對經濟的活動造成一定影響。但這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傳統價值,特別是在城市裡,女兒與母親的關係相當密切,而且在資源分配方面,亦有其經濟上的效益。所以,這種心照不宣的結構,並非固定不變,如果這種關係改變,對於社會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當然,還有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就是婦女尋求外來的力量,以保證其在家庭內的權力及平等,而為因應婦女的要求,相關社會保障應運而生。
◎男人的角色︰孩子、丈夫、父親
專題中已很明顯的論及男人於家事的分配工作中通常享有特權,在扮演兒子與丈夫的同時,常常須潤滑婆媳間的關係。但各篇文章中,對父親的這個身分著墨不多。國外某雜誌曾以「家庭中的男人」〈Men
in the Families〉(Bianchi,1998)為其特刊之主題,討論男人在家庭中是否身居要角;另一篇期刊論文亦問道「社工研究中父親在那裡?」〈Where
Are the Fathers in Social Work Literature?Revisiting
the Question〉(Greif & Greiff,1997),指出現在學者都承認對孩子而言,父親是個有意義且重要的人物。以上兩篇文章,似乎皆說明男人在家庭中的角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於此之前,「在家時間對父親的意義」〈Spending
Time with the Kids -- Meanings of Family Time for
Fathers〉(Daly,1996)一文中,說明父親在家和孩子共處時間的多寡深具意義,即亦點出了父親這個角色所面臨的困難並不容易解決。
至於大陸方面,1992年9月2日,《經濟參考報》第二版,以半版的篇幅,刊載〈父親,請走近孩子〉、〈你是個好父親嗎?〉等標題文章來討論父親的問題。在當地或許不乏更具學術性的論文,不過舉出的報導,對本文推動意見交換及相關研究的目的而言,已綽綽有餘。教育不只是母親的責任,更不是過去嚴父慈母的角色便足以因應,孩子需同時擁有父母親,才能正常地成長,但是他們需要怎樣的雙親呢?如許多報告即指出青少年的偏差行為與單親家庭有其關聯性,所以單親與雙親家庭二者之比較具有值得深入鑽研的地方。大陸小說家王朔所著的《我是你爸爸》(1992)一書,對單親家庭中子女的教育問題,採用有別於他人以往的表達方式,運用的是幽默諷刺的筆法。期望今後能夠看到一些研究,不再單以中國傳統為前題,來探討現代社會中父親的定位。
◎ 孩子的立場
男人學習怎麼做個好父親,而父親所做的自然都是為子女的幸福著想,但是,本期許多的文章雖然都提到了孩子,卻很少討論到他們的立場。學者為了瞭解家庭,常以夫妻為研究的出發點。我們發現文化的傳遞大多是母親的工作,即使有所謂的反哺文化,也是子女灌輸父母新的觀念,以幫助他們了解日新月異的世界,重新教育父母,故重心仍是在父母,而非孩子。事實上,根據大陸報刊的反映,親子關係的維繫相當困難。1997年《中國青年》雜誌有〈我們現在怎樣做父母〉一系列報導(第4至8期);1998年10月26日,《陝西日報》,第七版刊登〈我國親子關係研究富有成效〉的報導。不過,無論父母的地位如何,教養工作多麼困難,孩子有他自身的要求。
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承認孩子對於家庭環境享有其權利。這主張在美國,有人反對,有人贊成。反對者所持理由是這樣的公約會破壞家庭;其實不然,這項聲明反而能夠強化「家」的重要─至於所謂的「家」,不一定是指因血緣而產生的自然家庭,而是共同生活的環境。然而要注意的是,國家、政府、社會是否能夠為了保障家庭的存在或功能而加以干涉?國家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的權利?這個課題,本期文章均未提及。眾所周知,孩子的偏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與生長環境密切相關。當然,從特殊情形入手來瞭解一般現象並非很好的作法,但是研究這種家庭可以幫助我們知曉正常家庭所應具備的條件。其實,對於應該怎麼保護兒童權利並沒有明確的辦法,並且和普通的社會工作者一樣,在這方面常要面臨某些工作倫理上的疑問,而這些可能會超過這次專題研討的範圍。但討論家庭環境最重要的是,該如何保障孩子,使其享有一個正常的家庭氣氛,讓他透過一個良好的社會化過程,成為一個社會人。總而言之,父母對孩子負有很大的責任;反過來,孩子也可以質問社會,應該如何監督父母履行他們的責任。
◎ 「我的」孩子?
沒有任何一個嬰兒的誕生是自己要求的,他們對降臨人世能說些什麼呢?從一出生開始,生命的責任可以說絕大部分落在基因提供者身上。當然,基因提供者已經準備好要承擔這個滿載著溫情的包袱,但卻發現這些嬰孩都是獨立的個體。雖是「他們的」孩子,然而「他們的」意謂著什麼呢?相信大部份的父母都自認為深愛他們的子女,因而儘量提供孩童較佳的家庭環境。所謂「我的孩子」,究竟有什麼意義?因為孩子畢竟不應只是父母的財產,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一個相當實際且重要的觀念。1998年11月24日,大陸的《農民日報》第一版,刊登了中國,也是亞洲首例三胞胎試管嬰兒三歲時的家庭合影,這張照片也曾在許多報紙上亮過相。眾人皆知,大陸施行一胎化政策,在計劃生育下推動墮胎;台灣近兩年的報刊中,也有一些關於代理孕母的辯論。在此,並非要討論這些措施的倫理問題,而是提出「為什麼人們需要『我』的孩子?」,一個遺傳自我,與我有血親關係,屬於我的孩子。進步的科學,能夠利用人體的精子及卵子來代替自然生育。這種醫學技術的研發,突顯人們重視與孩子的血親關係,其用意是為了保證這個孩子是我的,是出於自身的骨肉,最重要的,這可能還意味著一種肖似於自我的心態。若果真如此,能夠隨隨便便贊成人工流產的人是依據何種理由呢?因為這等於是任意拋棄自己的一部分。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父母企圖在兒女身上找到自己的心態,不就是一種自戀(Narcissism)?
其實,在傳統社會中生兒育女不只是個人的一項權利,同時具有社會意義;相較與此,或許以往過於強調社會因素,現在反而讓許多人利用孩子來肯定自己,因此忘了個人的決定有其社會性的幅度。這些想法或許稍稍離題,在此提出只是盼能夠有更多的思考,並為人文科學提供另一個研究方向。不論家庭採行何種模式,但其不僅是種社會現象,也是個社會組織,因為人與人之間,不是你屬於我或我屬於你,而是一種互相開放的關係。
結論
如果將家喻為蠶繭,繭內雖然溫暖,但卻封閉;倘若將之比作蝮蛇,其形雖然纏綿,但卻互憎。有人說,一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能沒有家庭,亦有人認為此點具有宗教性的意義與象徵,是以,對此絕不能漠不關心,因為眾人都有他個人美滿或破碎的家庭背景。無論是和暖的蠶繭,或相怨的蝮蛇,若是否認這點,等於否定了自己。在現代社會中,家庭應該是何種模式?就此議題,本期文章各有貢獻,但未來仍需由不同學科以各種角度切入,幫助了解在社會交談中,人對生命決定的意義。不可忽略的是,這些基本人際來往不單只對個人有明顯的影響,對整個社會更有它產生的漣漪。
參考文獻:
王朔(1992):《我是你爸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周怡丙(1971):《家庭經濟學》。台北:作者自印。
葉文振(1997):〈當代中國婚姻問題的經濟學思考〉。《人口研究》,21卷6期,11-17。
Bianchi, Suzanne M. ed. (1998).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men in families." Demography,
35 (2), 133.
Daly, Kerry J. (1996). Spending time with
the kids: meanings of family time for fathers. Family
Relations, 45, 466-476.
Greif, Geoffrey L. & Jennifer L. Greiff (1997).
Where are the fathers in social work literature?
revisiting the question.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 July-August,
433-435.
Melton, Gary B. (1996). The child's right
to a family environ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12), 1234-1238.
Sen, Amartya (1984). Resources, Values,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an, Yunxiang (1997). 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r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 Ethnology, 36 (3), 191-21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