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建築 (限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銷售)
負ける建築
作  者╱
隈研吾(Kengo Kuma)
譯  者╱
計麗屏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博雅文庫
出版日期╱
2024/07/01   (4版 1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93-333-0
書  號╱
RA07
頁  數╱
216
開  數╱
20K
定  價╱
360

※書籍推薦人
李清志(商業周刊建築專欄作家、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主任)
※推薦文
推薦文1--

失敗之塔:一個日本建築師的省思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在金錢遊戲綁架建築的時代中,日本建築師大部分仍然在這個體制中圖生存,但是建築師隈研吾是個異數,他是日本建築師中,少數具有批判、省思能力的人,甚至在日本泡沫經濟之後,加上九一一、神戶地震等災難,隈研吾開始發表對於建築現況的批判與思考。
  從隈研吾過去的設計作品觀察,在後現代主義盛行的八○年代,隈研吾也曾經在東京設計過一棟誇張的商業建築M2,這座建築有著巨大的愛奧尼克柱式,破碎的圓拱與堆砌的古典建築元素,是一座典型的後現代建築作品,卻也是對後現代建築語言混亂的嘲諷。
  建築師隈研吾當年似乎也陷入了建築金錢遊戲商業機制中的天人交戰,世紀末的災難與悲劇震撼了他的靈魂,身為建築師應該是一個擁有自主思考的個體,而不該受制於地產炒作與金錢遊戲,從此隈研吾的建築似乎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對於自然的關切,與城市公共性的思考,逐漸成為他建築設計中的主題。
  九○年代末期,隈研吾開始反省建築的原始精神,思索日本建築的真義,他從原始的物質重新出發,先後完成了石頭美術館(2000)、廣重美術館(2000)、那須歷史探索館(2000)、ONE表參道(2003)、梅窗院(2003)與濱名湖花博入口(2004)建築等作品,石頭美術館以「石」的建材本質為設計基準,濱名湖花博入口以「竹」為主要表現建材,廣重美術館、ONE表參道等則以「木」為主。
  隈研吾的建築在世紀交接之際,有了極大的改變,顯示出其內在的反省與自我批判,讓這位過去沈浮於後現代主義國際風潮之中的日本建築師,找到真實的自我,並且發展出屬於日本精神的現代建築,在新世紀日本建築界開創出新的境界。
  不過隈研吾對於金錢遊戲下的房地產世界,依舊充滿著批判的精神,堪稱是日本建築界的良心。在《負建築》一書中,隈研吾認為建築在日本之所以淪為金錢炒作的對象,是因為日本人長久以來存在著「擁有房子就擁有幸福」的觀念,事實上,從神戶大地震等災難結果來看,那些擁有房子的人,幾乎失去了一生的積蓄,但是那些租房子的人,損失最輕微,因此認為建築物是永久堅固財產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特別是在天災頻傳的今天,建築物顯得十分脆弱。
  書中隈研吾對於「場鑄混凝土」的神話,似乎多有批判,因為「場鑄混凝土」讓人以為建築是十分穩重堅固,是永恆存在的,因此帶給人們一種幸福的安全感;安藤忠雄最引以為豪的「場鑄混凝土」技術,事實上是「合理主義、神秘主義、工業與藝術的結合」,也使得現代主義陷入藝術的圈套,延緩了建築的民主化。在國人風靡日本建築師「清水混凝土」技術之際,隈研吾的批判與反省值得我們思考。
  日本人「擁有房子就擁有幸福」的觀念也存在於台灣社會,台灣人長久以來有著「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導致房地產炒作在台灣十分盛行,台北這幾年房價高漲,市中心精華區老舊中古屋動輒六、七十萬一坪,新建豪宅更是百萬一坪以上,導致一般市民買不起市區房產,只好搬離市區,造成另一波市民的移民潮;不過另一則讓人驚訝的新聞是,號稱仁愛路豪宅之王的帝寶大樓,被報導平常屋主很少住在其中,大部分豪宅單元平常只有菲傭居住,造成上億豪宅居然由菲傭居住享用的奇特現象,令大部分中產階級看了莫不嘖嘖稱奇!
  這些「菲傭豪宅」讓我想到班雅明批判十九世紀建造的資產階級宅邸,稱作是「失敗的物質」,而隈研吾也將二十世紀那些商業炒作下的建築稱作是「失敗的塔」,台灣這些金錢遊戲下的建築商品,或許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失敗之塔」。
  幾年前我到東京青山區的梅窗院漫步,這座由隈研吾所設計的建築作品,事實上是一座市區寺廟,而且是專門處理喪葬法事的寺廟,寺廟後方還有大片墓園,隈研吾設計了一棟正面如商業辦公大樓的寺廟,高層餐廳部分還有無邊際水池相伴,寺廟與墓園的入口在大樓背後,隈研吾在大樓邊設計了一道竹林環繞的參拜道,讓人通過竹林參道進入另一個幽靜的世界。
  這座建築讓忙碌的市民有機會面對「死亡」的議題,平日沈迷於金錢遊戲的上班族,穿過竹林,進入幽靜的墓園,讓心思沈澱,有機會安靜思考人生的課題。人生總有死亡的時刻,沒有人可以因為逃避死亡而免於死亡,死亡是必須去面對的生命功課;同樣的,建築也不是永恆的,建築也有死亡的時刻,不論是宗教巨塔或商業摩天大樓,都不像人們所宣稱期待的那般永恆穩固,在天災人禍頻傳的時代裡,反倒是顯得更加脆弱令人不安。
  在建商大肆宣揚房地產的永恆保值觀念下,隈研吾「負建築」的概念,肯定不會受到炒作地產的營建廠商所青睞,但是這樣的觀念思考卻提供了我們重新思考建築,重新反省我們生活方式的機會。期盼隈研吾的建築良心,也可以喚醒國內建築從業人員的良心,讓我們的生活空間在新世紀,可以突破舊日利益思維窠臼,開創出建築新的可能性。

推薦文2--

弱而強的建築觀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主任)

  才從北京回來,去三里屯看了隈研吾最新作品,也是在時尚的Village南邊、火熱才開幕的瑜舍酒店,而旅程途中也讀了他即將在台出版的新書《負建築》,雙重印象交疊,特別有一些感受。
隈研吾近幾年迅速竄起,建築作品的風格細膩優雅、善用天然材料的質理,與大自然的對話從容祥和,都是很令人難於忘懷處,也絕對值得仔細觀察並寄予厚望。
  台灣對隈研吾的認知,大概多始自於二○○二年在北京「長城下的公社」裡的「竹屋」。這建築清楚傳達隈研吾使用在地自然材料的信念,建物與環境的關係和諧動人,空間的東方人文氣息濃烈,完全呼應他所嚮往「弱」與「軟」的品質。在他持續推出的其他作品裡,可見出中心信念與價值的明晰,譬如二○○○年落成、可視為代表作的「馬頭町廣重美術館」,完全以取自當地的杉木為材,極其細緻也優美,展現一種「反霸氣」的柔弱美學可能。
  閱讀了「負建築」這本書,讓我訝異地見到隈研吾以書寫作批判的另個面向。日本當代建築師既能設計又能書寫的能力,大概是留心建築出版的人,近年來都會注意到的特殊現象,譬如安藤忠雄、塚本由晴等,但其中對現代建築(尤其是針對現代主義)做出直接、嚴謹也猛烈批判的書籍,隈研吾的這本「負建築」,大約是少見色彩鮮明的吧!
  隈研吾細數一九九五年以來的一些重大災難事件,譬如阪神淡路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恐怖主義行動與九一一事件,點出建築本質並非(也無須)代表安全的事實,同時提醒現代人類想以堅固來與自然作對抗的可笑。並轉而強力批判戰後以美國為首的「私有住宅」政策,如何「反而成了導致家庭不幸的因素」,說明這政策衍伸出來的貸款/私有/保守性等問題,如何強化了商品化的住宅,助其順利能與資本主義/全球化路線的合流同進,並進而導致八○年代起的泡沫經濟/金錢遊戲/建築師品牌化,與建築專業完全受控於資本之下的種種此刻現象。
  隈研吾甚至認為現代住宅已經成了權力奪取的武器了。
  這樣論述的脈絡,幾乎跨越百年來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書寫的視野遼闊也宏觀、批判力道猛烈、角度與觀點皆獨特,令人佩服!
  除了令人印象鮮明點出住宅政策對時代的影響外,隈研吾對一般政府依賴對大規模公共事業的投資,來帶動社會整體的政治經濟發展,並企圖從中得到選票支持的操作模式,也投下了「不信任票」的做出批判。另外,他對於現代城市與建築,不斷以自我分割/碎化的方式作發展模式,因而喪失了城市/建築本當具有完整性的事實,亦提出他的微詞與警告。
基本上,這是本帶著強烈批判態度的書籍,批判的對象是與資本及權力已然強力掛勾的現代建築。
關於批判,隈研吾也有清楚的說法:

我深切地體會到批判性這一術語,正是解讀「現代」這一時代的關鍵字。這個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感到這個詞擁有巨大的、令人不可思議的魔力。對於設計者來說,得到「具有批判性」這樣的評語,是一種莫大的榮幸,與其說「漂亮的建築」,不如說「具有批判性的建築」。後者更令設計師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無論在哪個時代,建築和藝術行為的周邊都有權力鬥爭的存在,而有權力鬥爭的地方又必定存在批判性。但是,建築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像二十世紀那樣的時代,人們清楚地意識到批判性的概念,並把這一概念付諸於實踐。

  這樣的時代環境賦予了建築人批判的必然使命性,但批判者也非絕對的真理發言者,對此隈研吾也有提醒:

建築師在選擇了為時代的主流欲望服務的同時,還必須透過對這一現象的批判來改變這種主流欲望,即使改變是極其微妙的,也要讓主流欲望逐步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所謂批判就是要這樣不斷發起,不斷開展。但是批判性往往會過度地用來保護處於領導地位的階層,例如,那些追隨時代主流欲望(如中產階級的欲望)的建築師們,他們為了避免被扣上「異己者」的帽子,就會利用批判性這一工具。這樣一來,批判性便墮落了,它喪失了其原有的理論性和攻擊性。

  是如同暮鼓晨鐘般的提醒吧!
  此外,他對於資本系統(或權力系統)在建制的過程中,不斷以協助「弱者」為名,讓自己轉化成弱者代言人的作法,也極有意見;隈研吾認為所謂的弱者也是一個獨立體,其價值與意義應當得到尊重(而非廉價的施捨),並直指權力者的所謂「善心」裡,可能隱藏的私己慾望與目的。
  在批判的同時,隈研吾也說明了他對現代建築的價值信念。基本上,他相信建築/城市必須追求與大地環境及宇宙的合一,並對材料物質的循環再使用做出思考,另外還必須回應建築與時間的關係(不該是片段與武斷的,對此他以傳統木構造建築,屋主與建築長期綿密的互動修整關係作例子說明)。
全書可讀到隈研吾語重心長的細密述說,以及他對時代性的整體宏觀解讀,企圖與態度皆令人佩服,也讓我們見到日本當代建築師,在操作建築與服務業主外,依舊不放棄獨立思考與批判位置,這樣肩負時代使命感的可敬處。
  這是本認真也嚴肅書寫的書,值得你我也同樣認真與嚴肅的閱讀。
※審定者簡介

謝宗哲 Sha Sotetsu
1973年出生。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2015年起離開大學專任教職、設立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在從事建築現場體驗及生活美學實踐的工作之餘,也持續透過翻譯/寫作/策展的方式來分享當代建築美學與藝術中的醍醐味。2019年台南建築三年展策展人。重要著作:《席捲世界的日本當代建築群像》(原點出版,2018)、《日本當代前衛建築:自然系》(田園城市,2013)。

隈研吾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東京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1990年,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成立。

現職為東京大學特別教授、名譽教授。

著有《日本の建築》、《負建築》、《小建築》、《點•線•面》、《対談集 つなぐ建築》(岩波書店),還有《場所原論》(市ケ谷出版社,全2冊),《隈研吾:奔跑的負建築家》、《ひとの住処1964-2020》(新潮社),《隈研吾作品集2006-2012》、《隈研吾作品集2013-2020》(A.D.A. EDITA Tokyo),《新•建築入門》(筑摩書房),《東京TOKYO》(KADOKAWA),《くまの根:隈研吾・東大最終講義》(編著,東京大學出版會)等書,並持續在海外翻譯出版。
※譯者簡介
計麗屏
計麗屏,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現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

李清志:失敗之塔/一個日本建築師的省思
阮慶岳:弱而強的建築觀
作者前言

一、分割、批判、形式
 1. 從分割到統一
 2. 場和物
 3. 何謂批判性
 4. 形式與自由之間的問題
 
二、透明、民主主義與唯物論
 1. 透明得令人倍感淒涼/風格派
 2. 民主主義的理想/辛德勒
 3. 戰後的民主主義/內田祥哉
 4. 制度和唯物論/村野藤吾
 5. 場所、存在、表象/三愛夢幻中心
 6. 給我一個家,讓我看電視/威尼斯雙年展一九九五
 7. 少女與行者/威尼斯雙年展二○○○年
 
三、品牌、虛擬、圈地
 1. 公、品牌、私
 2. 風俗住宅
 3. 混凝土的時代
 4. 虛擬的和寄生蟲
 5. 「美」的終結
 6. 圈地

結束語
出處一覽
圖片提供
譯名對照表

50則非知不可
的書法欣賞概念
茶之書
劇本筆記:讀劇
必修的22堂課
52則非知不可
的舞蹈欣賞概念
日本近代建築
52則非知不可
的古典音樂概念



書評
◆最能展現現代性存在的建築家──伊東豐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

◆以活用自然素材的建築而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建築家──吉田健一(《世紀末的歐洲》作者)

◆隈研吾是個異數,他是日本建築師中,少數具有批判、省思能力的人,甚至在日本泡沫經濟之後,加上九一一、神戶地震等災難,隈研吾開始發表對於建築現況的批判與思考。──李清志

◆論述的脈絡,幾乎跨越百年來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書寫的視野遼闊也宏觀、批判力道猛烈、角度與觀點皆獨特,令人佩服!──阮慶岳

1. 從分割到統一

  建築物這個東西或許是全社會之敵。當談及公共事業、土木建築業時,人們往往把建築物視作「惡」的代名詞。為什麼建築物會被人們如此的厭惡呢?這種狀況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問題是出在與建築物相關的事物上,還是建築物本身的存在上?我想從這些基本的問題開始進行探討。
  人們討厭建築物是有緣由的,因為它有許多負面因素。首先是體積龐大。在我們日常接觸的對象中,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比建築物更大的東西。大是建築物的宿命,也是建築物的定義。大也就礙眼。此外,建築物的建造一方,如建築物的開發商和建築師等,都願意把建築物建造得醒目而招搖。使得建築物顯得越發龐大,或者說視覺效果比實際上還要大。其結果卻是越大越礙眼,也越受到人們的厭惡。
  人們討厭建築物的第二個因素是其對物資的消耗。因為體積大,建成自然需要大量的材料,這就無可避免地要造成物資的消耗。地球上的資源有限,並且已經開始枯竭。能源也是如此。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中,對物資的巨大消耗沒有理由不受到厭惡。
  人們討厭建築物的又一個原因是它的不可逆轉性。建築一旦完工就不可能輕易地拆除或重建。能夠輕易重建或銷毀的東西就稱不上是建築物。因此,人們不喜歡或不滿意的建築物一旦建成,就會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帶來許多痛苦。與人的生命長度相比,建築物的壽命恐怕要長很多,所以,在不喜歡的建築物中生活的人不得不忍受到自己死亡的那一天。雖然二十世紀以後建造的建築物,其實際壽命並不是很長,但給我們的感覺並非如此。與人類纖細、柔弱的軀體相比,建築物顯得異常地結實和長壽,甚至會讓人感覺到它似乎在嘲笑人類短暫的生命,這就使人越發討厭建築物。可見,建築物的這種時時張揚的不可逆轉性實在令人厭惡。
上述三個因素是建築物不可避免的宿命。與世界的龐大相比,建築物的絕對體積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時,三個負面因素反過來又成了建築物的長處。人們在追求大體積、多耗材和長壽的過程中,建造出一座又一座的建築物。當然,並不是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具有建造建築物的特權。能建造建築物的「強者」數量有限,建築物因此在基本上是屬於相對稀少的存在物。正因為稀少,所以其體積大、耗材多和壽命長的特性都能夠得到寬容。
  當建築物的體積超過一定的臨界值,就會引起人們的警覺。遠在希臘、羅馬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有關建造建築物的規範和相關的規定。不過,人們真正推出對建築物的限制規定是在二十世紀初。一七八四年,巴黎提出了限制建築外形的規定,但一九一六年為防止高層建築破壞城市景觀而實行的紐約區域規劃制,才是今天建築規範的初始原型。然而,儘管對建築物的外形有了約束,但對建築行為本身卻沒有施加任何限制。反倒是在二十世紀裡,人們以前所未有的氣勢不停地建造建築物。用「建築的世紀」來概括二十世紀,似乎並不為過。
  建築物已經供大於求。儘管如此,建築業非但沒有受到抑制,反而不時會出現不適宜的激勵性措施,以期重振正在趨向萎縮的建築需求。
  社會與建築業息息相關。進而言之,相對於建築物本身,社會更需要的是建築行為。因此,不管建築物如何氾濫,社會都不會對建築行為喊停。建築業必須自始至終地受到鼓勵。
  由此,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兩種激勵性措施:一種是自有住宅政策;另一種是凱因斯提出的政府財政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備受住宅問題困擾的美國正式啟動了住宅政策。這一時期,歐美國家普遍面臨嚴重的住宅不足問題,但所採取的措施卻截然不同。歐洲國家有計畫地建設公共集合住宅,僅在一九二○年代就建起了五百萬戶。美國則積極地鼓勵民眾建設獨立式的私人住宅。一九三四年,美國成立了聯邦住宅局(FHA),專門負責管理長期的超過總建設費用百分之八十的低利住宅貸款並實行優惠稅率。也就是說,相對於歐洲國家由政府提供建築物的做法,美國以喚醒和激發個人的建築欲望作為政策的導向。此即是對建築業的所謂激勵性措施〔圖1〕。

〔圖1〕美國賓州萊維敦的房屋廣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萊維敦利用美國聯邦住宅局的住宅貸款開發、建設家園,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措施分別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由於住房租金低廉易得,所以很難指望憑此喚起歐洲人積極投入工作的熱情。要想真正提高他們的勞動意願並促進消費,就必須採取其他措施,如實行強制導入連休制度等。
  美國的自有住宅政策獲得巨大的成功。人們為了償還住宅貸款,開始像奴隸般辛勤工作。不僅如此,背負住宅貸款的人在政治上也明顯地表露出保守傾向,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政治的穩定。顯然,美國的住宅政策在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都卓有成效。不僅是經濟,而且包括政治在內的整個社會都對住宅建設行為表示出極度歡迎。柯比意在其於一九二三年出版的著作《邁向建築》〔圖2〕一書的結尾處,用「是建築還是革命」的這一名言作為結語。這句話用來點出這本徹底批判以往舊建築,並宣告革命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已經出現的書是最合適不過。但是,如果你深入研讀這本書,會發現正是住宅貸款制度成就了柯比意的預言。對此,端著革命家的架子並利用反體制言論而成為明星的柯比意一定會氣急敗壞地加以反駁。然而,那些利用住宅貸款獲得了私有住宅的中產階級們早就把革命理想拋到九霄雲外,興高采烈地行進於保守派的行列之中,這的確應驗了「是建築還是革命」這句話。

〔圖2〕用來宣傳《邁向建築》的小冊子(1923)。柯比意利用照片效果和評論術語結合的新穎廣告手法,成功激起了讀者的欲望。

  美國的政策漸顯其效,住宅建設的數量迅速增長。一九三三年住宅動工數量是九萬三千戶,一九三四年聯邦住宅局成立,一九四○年躍升至六十萬三千戶,大大促進經濟的發展。不僅建築業本身的投資額大幅增加,而且購建自宅的人們在與住宅息息相關的物品,從窗簾、傢俱等裝飾用品到家用電器、庭院等方面,普遍投入了大量金錢。一旦有了建築自宅的欲望,人們往往會開始失去理性,一味地滿足這種超出實際需要的欲望。
  如果把美國的自有住宅政策看做是對付經濟危機的一個手段,那麼凱因斯提出的公共投資更是針對經濟危機所開出的高劑量強心劑。美國的自有住宅政策若是「小建築方案」,凱因斯提出的方案就是面向「大建築方案」的強心劑。一九三六年,凱因斯出版了《就業、利息及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展示了政府透過投資「大建築」來創造有效需求的二十世紀財政政策的雛形。他認為對公共建築、土木工程的財政投入,可以促進社會繁榮並活絡經濟。在書中,凱因斯用了「乘數」一詞。他認為有效需求將會以財政投入的數倍倍率產生;從長遠來看,它將伴隨經濟興旺,以增大稅收的形式,填補財政投入的赤字。並堅持認為建築和土木工程具有這樣的潛在能力。凱因斯還信心十足地向世界宣佈:資本主義已經得到了戰勝其最大結構性缺陷──「經濟危機」的劃時代處方。凱因斯的主張大大影響了其後二十世紀所有的經濟政策,尤其對美國的新政政策及戰後日本的經濟政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為什麼凱因斯在二十世紀會獲得如此廣泛和強力的支持?正像美國自有住宅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住宅」這一建築形式的魔力,凱因斯也深諳建築這一產業的特性和魔力,並對其充分利用。建築業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作為支撐二十世紀權力基礎的兩大政策──住宅政策和公共事業政策,二者都是以建築魔力為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不得不把二十世紀稱作建築的世紀。那麼權力和建築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共犯結構?
  首先,建築物龐大且直觀,這一點很具象徵意義。試想,除了建築物之外,還有什麼既有龐大的體積又有直觀的外形?大地廣闊無垠,建築物亦無法與之相比。但是,大地雖然遼闊,卻不具備建築物那種穩固、直觀的特性。建築物體積大又不失直觀,這使得它即便是尚處在計畫藍圖階段,就足以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廣泛的影響力──它會使人們對其充滿期待和想像,同時還由此引發凱因斯所說的乘數效應。更為重要的是,對於當時的整個經濟規模而言,公共建築物的影響效果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正如前文所述,建築物外觀體積龐大並且對物資消耗嚴重,這是建築物遭人厭惡的最主要原因。而凱因斯卻把這些負面因素逆轉成所謂經濟效應的正面因素來看。這是一次可稱之為魔法的、極其巧妙的逆轉。他不認為建築是耗費資源的行為,他認為建築是促進社會發展的穩健而誠實的行為。更進一步說,他認為只有消費才是值得讚賞和鼓勵的。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向英國政府半開玩笑地提出那個著名的建議──「把英鎊紙幣填埋到廢坑裡如何」?對於這個建議,他是這樣解釋的:首先,紙幣填埋到廢坑裡需要人工,於是就會出現工作機會;其次因為紙幣被填埋到廢坑後,紙幣數量銳減,於是對紙幣的需求就會大大增加。可見,在他的意識裡,並沒有物質和能源有限這一概念。二十世紀初期,即便像他這類見多識廣的人,對於環境有限性的概念也非常淡薄。當然,在他的意識中同樣也沒有資源消耗的概念。
  於是,有人在脫離現實情況的抽象理論中提出了各種假設並進行了大膽的計算,又把這種計算結果毫無顧忌地應用到現實中,這就是二十世紀所謂的學問和科學的真面目。當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依據凱因斯理論而在廣闊的土地上矗立起來的巨大建築時,我們無法不聯想到這種不計後果的計算方法,它是如此的缺乏嚴謹性。「箱子」一詞準確地反映了這種粗糙的計算結果,它讓人如此不安。脫離了複雜的現實,這種幼稚的計算結果,透過建築的形式輕易地轉化成了具體的物質形式,驟然被拋向複雜而又脆弱的現實中,這實在令人膽寒。人們把這種不協調的感覺叫做「箱子」。
  凱因斯的理論就像一種魔術、一種騙術。它只是為了把建築帶來的負面因素逆轉成正面因素,也就是欺騙人們說那些都是正面的。而對於規模問題、物質及能源問題,他並沒有尋找相應的、確實有效的解決方法,他只是假設存在一種遠離各種現實關係的、懸在想像空間的「建築物」,然後像奧賽羅棋似的利用詭計把反面翻成正面,讓我們誤以為發生在脫離現實狀況的建築物周圍的所有問題都已經得到妥善解決。
  更具欺騙性的是,在這一騙術中,凱因斯還打著「為了弱者的建築」這種幌子。他說,公共事業是為了弱者而開展的。在這一點上,自有住宅政策也有相似之處,它利用一些花言巧語,說為了沒有房子的弱者,必須建設住宅。想要駁斥這些謊言,確實不容易。凱因斯的理論因為所謂的「弱者」這一幌子而得以強化,幾乎找不到反駁的餘地。試想當有人提出在沒有道路的貧困地區應該開展公共事業時,我們如何啟齒提出反對意見;當有人說為了老年人這一弱勢群體,需要建設相應的福利設施時,我們只能表示贊同。在類似情形下,有人提議建造建築物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支持。
  弱者是一個獨立體。就像建築是一個獨立體一樣,弱者也是一個獨立體。事實上,我們知道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絕對的弱者,任何看似弱勢的事物中,也會出現所謂的強者。然而,凱因斯卻把這種微妙的關係徹底地割裂開來,目的自然是為了繼續捏造他所謂「弱者」的存在。有意思的是二十世紀的政治家們也同樣巧妙地利用了弱者的存在。那些與建築特權勾結在一起的政治家們首先以弱者代理人的姿態登場,他們充分利用弱者邏輯,掌管建築,並最終攫取特權。
  對於必須依賴現代選舉制度的政治家們來說,建築行為的規模(大規模)充滿魅力。因為在大規模的建築行為之下,籌措選舉經費所需的高額資金可能會相對容易;同時,那些從事建築業的人們,或與這種大規模建築行為有著聯繫的人們,反過來又會在選舉中以投票的方式來支援政治家。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建築物之「大」的特點,也就由消極的負面因素轉化成積極的正面因素。在那些利用弱者邏輯武裝起來的政治家們的積極干預下,公共事業的規模一味增長。由於它與實際的經濟狀況以及乘數效應毫無關聯,導致財政赤字無限制增大,最終發展到無以彌補的程度。這種惡性循環正是由弱者邏輯誘發出來的。
  人們通稱這種情形是政治對經濟的侵蝕,當然也有人說它是政治大眾化的結果。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經濟所佔份量如此重的二十世紀的社會裡,政治和經濟之間也沒有能夠建立起平等的關係。當然,對於這種情形,我們把責任全部歸咎於政治未免有失公允,應該說是不完善的經濟邏輯給了政治可乘之機。遺憾的是,今日的文化對這種低級的「弱者邏輯」依然沒有絲毫的免疫能力。
  二十世紀的文學不斷發現並製造各式各樣的「弱者」。正像二十世紀的建築由於與環境的割裂,使它作為一件作品而獲得了獨立性和純粹性一樣,二十世紀的文學也是透過把「弱者」從現實中割裂開來而獲得了作品的純粹性。「弱者」再次成為被割裂的產物。儘管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弱者,但要找到一個敢於正視「弱者」的論題,能夠指出在特定環境下所謂的弱者有時其實也是強者,並且勇於把弱者從孤立中解救出來的文學研究者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二十世紀的文學不加批評地強化了「為了弱者的公共事業」這一社會體系,而被利用。於是政治、建築和文學巧妙地建立起相互利用的關係。
  粗製濫造的文學強化了淺薄的科學,並最終把這些粗製濫造的思想轉化成現實。而把粗製濫造的思想以建築的形式展現在大地上的正是建築師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確切地說我們應該感到驚訝的是,從來沒有人提到過建築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當然,關於建築的理由是有人問的,比如會有人問為什麼一定要建造,有沒有建造的必要等等。此外,還有人會計算建造某一建築物對政治和經濟將產生的影響。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不知為什麼,關於如何建造這個建築物,建築物應該以何種方式存在,它的質量如何控制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卻無人問津,也沒有人對此進行嚴肅的評論。
  如果建築物只是一個獨立體,那麼無人問及這些問題也許很正常。畢竟要用周圍早已存在的標準去評價一個與周圍環境毫不相干的獨立體,實在有些勉為其難。人們把關注的重點放到了分割的效果上,由此出現了從未有過的不正常狀態。其結果是,二十世紀的建築質量是有史以來幾乎從來不曾有過的低劣。與其他領域在二十世紀取得的成就相比,建築領域的墮落讓我們無言以對。當然就數量而言,建築確實取得了不可否定的成就,甚至於我們把二十世紀稱為「建築的時代」。但是,在質的方面,建築的現狀實在慘不忍睹。忽略建築本身的價值,而一味重視建築行為的價值所造成的後果,已經開始降臨到我們的身上了。
  令人欣慰的是,這種情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建築碰上了前所未有的一股逆流。建築物哪裡是社會一定必要的東西,人們甚至把建築看做是社會的敵人。用「反彈」這個詞來形容這種情形實在最合適不過。由於過度的激勵性措施而激起的建築欲望現在正迅速滑落。
  出現這種情形的理由,或是動因很多。其一是經驗的累積。很多人不僅從事過建築業的工作,而且在建成後的建築物內居住過。他們不僅有建造建築物的經驗,而且還有居住在建築物內、使用建築物的經驗。他們不把建築物當作一個與周圍環境相割裂的獨立體,而是把建築物看作是無限延伸的時空連續體的一部分。建造一個建築物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短到我們可以稱之為瞬間。與此相比,建築物一旦建成後,它持續使用的時間可就長多了。這是建築物的一個特性。那麼為什麼人們在完成建築後,還要以維護和使用的名目而在它身上繼續投入大量的資金呢?雖然生活是瞬息萬變的,但是建築物卻不會改變,也不能補救。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必須要源源不斷地向建築物投入金錢和能源。
  二十世紀的個人住宅、公共事業中,究竟有多少是在動工前就已經對這些花費有了心理準備呢?無論如何,建造建築物的人們遲早是要面對這一現實。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一個建築物突然出現,總會引起我們的矚目,這是因為建築是一個非連續的行為,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例如在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後,雙重貸款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因為地震的發生,有人在購屋貸款尚未還清前失去了自己的家,為了重新擁有住宅,他們不得不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新房。為此,他們需要承擔雙重貸款的償還義務。這實在是一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