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與其說是一種技術,不如說是一種基礎設施:大量相互連線的硬體和軟體──從深海電纜及電話線,到桌上型電腦和手機──連接著越來越龐大的計算設備。許多服務都透過網際網路運行,其中包含眾所皆知的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但網際網路本身的建設比其內容更早開始。它是一個龐大的實體網路,而現代數位文化即於其中流淌。 網際網路(internet)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美國在1957年,俄羅斯發射人造衛星史波尼克號(Sputnik,有史以來第一個繞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物體)之後,投入大量資源開發新的通信技術,特別是建置出即使被災難破壞了大部分實體網路的情況下,尚能正常運行的通信網路。 這項早期研究在1968年題為「資源共享計算機網路」(Resource Sharing Computer Networks)的報告中迎來高潮,此報告是第一個以封包交換(pocket switching)系統為基礎的計算機網路,電腦之間傳輸的所有數據都被分解成小塊的封包。運用此技術所構建的第一個計算機網路被稱為ARPANET(高等研究計畫署網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並於1969年開始營運,最初連接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丹佛大學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和猶他大學等四個站點。 ARPANET發展迅速。到1970年,它已連線到美國東岸。1971年,史上第一封電子郵件透過ARPANET發送。到1973年9月,全美國已有40台電腦連線到網路,此時,在電腦之間傳輸電腦文件的第一種方法──檔案傳輸協定(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業已運行。 1974年12月,「網際網路」這一名詞在瑟夫(Vinton Cerf)、達拉爾(Yogen Dalal)和桑尚恩(Carl Sunshine)的論文中,首次被用作網際連線作業網路(internetworking)一詞的縮寫。它指的是一個革命性的想法:一個全球通信超網路,由分散的多個電腦網路所組合而成,這些網路使用相同的協定來共享訊息封包。這種「建立在網路上的網路」理念,或許正是現代網際網路理念的核心。
協定 在1974年的論文中,瑟夫、達拉爾和桑尚恩提出了兩個對網際網路未來至關重要的想法: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 IP)和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這些協定解釋了將數據分解成封包,並在電腦之間發送的精確方式。任何使用這些協定的電腦──通常縮寫為 TCP/IP──理論上應該能夠與任何用相同協定的其他電腦進行通訊。網際網路協定定義了數據如何傳輸至連接特定位置的電腦的路徑(即IP位址),而傳輸控制協定則確保封包以可靠、有秩序的方式發送。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眾人做了大量努力以讓更多不同類型的裝置可以使用TCP/IP成功地相互連接。此工作在1983年迎來高峰,ARPANET 系統上的所有電腦都已使用TCP/IP來取代舊的交換系統。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委託建立自己的計算機網路,旨在使 TCP/IP在美國大學中運行,並於1988年開放了該網路,允許其他新建立的計算機網路連接上它。TCP/IP協定使不同類型的電腦和網路可以輕鬆連接在一起,而到了1980年代後期,出現了第一批商業性質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為公司和個人提供網路存取。
成長 到1990年代初,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以大學和研究機構為首)已經獨立開始使用基於TCP/IP協定的計算機網路,這使得這些網路非常容易相互連接、共享檔案和數據,並發送電子郵件。然而,直到1989年,柏納茲─李發明了全球資訊網之後,一般電腦使用者才真正可以使用網路。到1990至2000年的十年間,透過網際網路連線的人數平均每年增加一倍以上,這一速度在接下來的十年中略有下降。據估計,到2020年底,大約有20億人(幾乎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連上網路。 下一章,我們將更詳細地解釋全球資訊網。隨著它的到來,以及網站和瀏覽器技術的迅速普及,網際網路開始發揮今天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功用:真正的全球化連線,透過日益廣泛的電子設備連接不同國家和每個使用者。但網際網路並非理所當然的自然發展,它仍賴以國家和個人之間的持續合作,同時必須持續進行基礎建設和硬體升級──即電纜和伺服器──以處理越來越龐大的資訊交換,不僅是文字,還有影像、圖像、聲音和複雜的應用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