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and需求:科技研發的人才與資源如何正向循環?資源有限下,社會需求如何推動創新?政府資助科技研究,如何提供業界再利用? Novelty創新:產官學如何有效率地互動與合作?國際如何破除既有法制框架以推動創新?區塊鏈應用產品與服務推陳出新,是否可以挑戰既有專利思維? Application應用:美國新專利實務為我國技術布局帶來何影響?設定技術標準與市場公平競爭如何達到平衡?政府補助研發成果規範,如何掌握異曲同工之妙?外國人投資與技術保護有何相生相剋關係?
|
※推薦文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 以科技專案厚植產業創新能量,推動產業科技的前瞻創新研發、打造我國產業競爭力,為經濟部技術處歷來所肩負的重責大任。近年技術處配合政府各項重要施政,協助創新關鍵技術布局與投入產業應用,包含透過法規革新消弭研發與投資障礙、建構與時俱進且有助於創新應用的研發環境,以作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力後盾。在2018 年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當中,我國在競爭力排名為全球第十三,而在創新能力的排名則為全球第四,更與德國、美國與瑞士並稱為「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顯見國際對我國推動產業創新政策成效之肯定。 產業創新政策不僅是專業領域技術的研發,更需要友善技術研發的法制環境支持,因此技術處補助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執行「產業科技創新之法制建構計畫」,期能藉此掌握在數位經濟浪潮下,國際科技研發法制的發展趨勢,在建構我國產業科技研發與創新的法制環境上得以搶占先機。本書將創新解構為需求(Demand)、創新(Novelty)及應用(Application),分別在需求面探討國際科研政策、循環經濟、資料開放,在創新面探討產學研合作、創新實驗、區塊鏈技術,而在應用面探討國外專利法制動態、標準必要專利與反托拉斯、科研成果運用與技轉機制等主題,內容豐富且論理詳實,值得推薦給對於產業科技研發與創新有興趣的讀者。 本書綜整國際科技法制創新案例,以「創新DNA」為脈絡,結合創新的理論與實務,分別由社會需求、研發創新與成果應用等三大面向,深入淺出地為讀者介紹國際最新科技研發法制動態,以及對建構我國科技創新研發法制環境之啟發與建議,無論對學術或實務工作者均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 羅達生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9月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以科技專案厚植產業創新能量,推動產業科技的前瞻創新研發產業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智慧財產及應用不斷創新,因此相關法制環境必須不時地隨之調整。我國以科技技術為國家競爭力發展重點,在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潮流中,其產生多元、 複雜且經緯萬端的產品與服務。而法律制度的呈現與演進,需與社會脈動緊密相扣,法制運作更不能自外於科技發展的現實。 資策會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多年來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從資訊素養的提升、資訊人才的培育、基礎環境之打造乃至於資訊國力之推展。主要任務為整合智庫、人才培育與資通訊技術研發及推動之能量,發展符合產業需求的解決方案與應用服務,促進政府與產業的數位轉型。而本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即擔任科技及產業政策法制智庫、產業共通性法律制度推手的任務。科法所以法律專業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來面對資訊化、科技化及全球化的強勢挑戰,本書「科技法制創新DNA」即為面對全球化世代的具體 成果展現之一。 「科技法制創新DNA」收錄科學技術保護的法制、科學技術的應用領域及特定科技法律議題等內容,並以三大主軸進行撰寫,分別為Demand社會需求、Novelty創新研發、Application成果應用,掌握科研領域生態系中的完整面向:研議社會需求趨勢法制以掌握下一世代產業發展,創新智財趨勢和產學研合作機制引導產業跨領域整合,維護優質成果運用環境則能保護我國產業暨保護我國核心競爭力。本書藉由蒐羅及研析各國科技創新產業法制,希望達拋磚引玉之效,帶出更多促進我國科技法制發展之論述與對話。本書之出版,有助於各界了解完善的科技法制環境,及其對產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故特此推薦,並懇請各界賜教。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卓政宏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9月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科技法律與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法律長久以來反映著既有社會制度與生活習慣的道德最底線,科技則是隨時代變動存在於社會發展的最前端,二者看似無交集實則密不可分,隨著新興科技加速變化,法律必須超前思考,否則無法協助科技及產業的妥適發展,反而成為研發成果與產業布局上的重大阻礙。立法政策的規劃不僅要預想未來科技發展走向,更應該隨著科技演變進行修正,透過政府、學界、業界夥伴合作交流,建構合適法律規範與政策體系,推進整體科技產業經濟發展。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長期擔任研究科技法律領域的智庫,匯集全台灣科技法律人才,為政府重要的科技法律諮詢與研究單位。近來,科技法律研究所更加專注於新興領域法律議題,包括循環經濟、區塊鏈、監理沙盒、開放資料與技術保護 等,藉由特定領域的法律專案計畫研究,提出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案,同時在研究過程中預想各種議題的可能發展。科技法律研究所作為整合者與產業推動者,目標是促進新興科技產業發展,協助傳統產業升級轉型與新創產業發展落地,進一步建構友善創新的法制環境。多年來科技法律研究所協助產學研多方交流對談,歸納整理社會需求,藉由國際最新法制發展趨勢與案例研究,嘗試突破舊有法制困境,已成功協助政府擬訂多項科技法律創新解決方案。 「科技法制創新DNA」代表著科技法律的創新、需求、應用三元素。內容跳脫傳統法律思維,讓科技與法律合作對話,整合產業、學界、研究機構各方意見,提出產業面臨問題,並從中尋求創新法制應對方法。本書彙整科技法律研究所近期研究成果,參考外國立法例及政策運作機制,對照我國現有科技法制缺口,內容豐富、論述詳實,展現科技法制多元面貌,希冀本書能對讀者在科技法律研究道路上多所助益。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張瑞星 謹識 中華民國108年9月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
緣起 1989年,資訊工業策進會在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之下,正式編制「資訊法律研究小組」,協助資訊產業掌握全球脈動,追求卓越的國際競爭力。1996年,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之下,研究團隊轉型成為獨立編制的「科技法律中心」(Science&Technology Law Center),並於2011年起更名為「科技法律研究所」(Science&Technology Law Institute),以承先啟後開拓創新之精神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洪流中,引領科技產業走向另一波高峰。
承諾與執著 自誕生之日起,科技法律研究所即肩負科技及產業政策法制智庫、產業共通性法律制度推手的重責大任。面對資訊化、科技化及全球化的強勢挑戰,本所堅持以精深的法律專業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除了提供本會所需之法律事務服務外,多年來更是持續協助政府打造優質的科技與新興產業發展法制環境,引領我國接軌國際、佈局全球。為將法制策略能力轉化為影響世界版圖的嶄新行動,未來本所規劃延伸專業觸角,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範圍,承諾讓本所不僅成為科技與法律的匯集點,更要成為促進台灣與世界連結的標竿型研究重鎮。
願景與目標 科技法律研究所的成長,一如我國科技與新興產業法制環境建構的軌跡,從無到有、備極艱辛。然而,在奠定架構的過程中,本所的優質團隊始終秉持著創新、關懷、實踐的信念,在時空推移間,用心關注與擘畫科技與新興產業法制的每一步進程。一路走來,紮實的耕耘促使本所研究範圍簇集於科技與產業發展、科技研發體系、技術移轉、智慧財產權、資通訊、資訊安全、電子商務、永續能源、新興科技、文化創意等核心議題,並擴及至國際經貿與競爭秩序等外延領域。本所不僅洞見全球法制變動趨勢,並掌握產業脈動,引領台灣科技走向全世界。展望未來,本所將持續致力深化及拓展團隊整體的研究能量與專業能力,並且積極尋求與國際重要法制同步接軌。成為大中華區最頂尖的科技法律政策與制度推動者,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
|
推薦序 導讀─脈絡綜覽
Demand 需求 D1 補充創新研發營養素─日本、歐盟、荷蘭聚集研究人才、資金與合作平台 D2 點鐵可以成金─循環經濟思維帶動創新需求與發想 D3 資料的價值創造─政府資助科研計畫之研究資料開放運用法制
Novelty 創新 N1 科技圓舞曲─產官學研合作與共創的三螺旋 N2 薛丁格的貓─創新實驗機制及法制環境優化探討 N3 區塊鏈應用的專利適格─從歐美電腦應用發明專利趨勢談起
Application 應用 A1 實務動向追蹤─美國法院專利相關最新見解 A2 創新與競爭的平衡點─從高通案看標準必要專利與反托拉斯法間之平衡 A3 果實自落誰家?─政府補助研發成果運用與技術移轉法制 A4 新時代保密防諜─外國直接投資管制與技術保護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