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一八九九年來自英國的巴爾頓和日本的濱野彌四郎,在淡水滬尾設立自來水水道,讓臺灣人喝到第一口乾淨的自來水;日本時代大正五年間(一九一六年)完成的北投至新北投間的支線鐵道,用來運送前往北投溫泉的旅客,所以也稱為「溫泉線」;臺中市綠川還曾經是臺中的游泳池;聽過「人命水」嗎?就在今臺中市豐原區角潭路二段;屏東新園鄉烏龍村有座一口一八○年的古井,相傳媽祖指示村人在興龍村周宅鑿井取水,村民飲用洗滌後,怪病竟然就痊癒了。
作者以圖佐文帶領讀者透過了解台灣各類水資源的前世今生,讓讀者對台灣本島的水文更加認識,還能一窺臺灣過去的生活景象。
|
 王派仁 經歷: 曾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委員、南一書局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主編寫、台中市山陽國小校長。
得獎: 第十二屆大墩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在紅磚拱廊下尋找宮原武熊) 第一屆台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發現泰安車站) 第二屆台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走過大里溪) 第十二屆台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烏日故事館--三民街走一回) 第十二屆磺溪文學獎報導文學類(打開芬園庄役場廳舍大門) 第十三屆磺溪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滿坑楓紅已遠去,盼見白雪覆山頭) 第十七屆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優選(樟腦產業故事館--專賣局集集出張所)
著作: 過五關學修辭(螢火蟲出版社) 活動作文學習單(螢火蟲出版社) 遊戲作文學習單(螢火蟲出版社) 走出教學更多(天衛文化、小魯優質教學) 多元描寫作文(華祥兒童文教出版社) 語言可以這樣玩:兒童語言發展遊戲與活動(心理出版社) 走著橋:古橋的閱讀與旅行(五南出版社) 超好玩歷史課:走!出門看臺灣故事(五南出版社) 不花一毛錢的小旅行:帶你去逛超有料博物館(五南出版社, 2014年「好書大家讀」知識類最佳少年讀物) 老臺灣新人類: 他們的故事 我們的生活(五南出版社) 專欄寫作: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走讀台灣」專欄、歷史文物月刊「史物巡禮」專欄
粉絲頁:遍〈PEN〉台灣
|
序:臺灣真水/用水寫臺灣歷史
水好喝
1-1 井水不「換」河水 1-2 臺灣水井四百年 1-3 水井萬花筒 1-4 那段依賴水井的日子 1-5 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水農業
2-1 從私有到公辦的水圳 2-2 逐漸消失的陂塘 2-3 水圳的恩怨情仇 2-4 水往高處流 2-5 穿山越嶺的水圳
水交通
3-1 水運和老街 3-2 渡河的苦與樂 3-3 義渡的推動人─婁雲 3-4 刻在石頭上的命令與契約 3-5 清代臺灣古橋走讀 3-6 日治時期臺灣古橋走讀
水生活
4-1 我家門前有水池 4-2 對於水的虔敬態度 4-3 古早婦女的聊天室 4-4 是運動也是娛樂─游泳 4-5 日本人帶來的溫泉浴澡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