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生病的健康生活
作  者╱
廖俊凱著
出版社別╱
書泉
書  系╱
康健生活系列
出版日期╱
2014/12/01   (1版 2刷)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121-953-0
書  號╱
3Q37
頁  數╱
248
開  數╱
20K
定  價╱
300 (特價 237)


西醫說:預防勝於治療。
中醫說:上醫治未病。
要做到「阻止疾病的發生」,需要個人的努力!
本書提倡藉由「生活調適治療」來阻止疾病的發生,
進而追求身心及社會平衡的「全人健康」!

唯有透過個人的努力來維持生理及身體上的美好狀態,再加上個人環境的衛生,以及定期體檢針對健康危險因子進行評估及早期診斷,才能從源頭限制疾病的發展。

廖醫師體會到,與單純治療疾病相比,阻止疾病的發生可能才是醫師的主要責任,因此特別以「預防醫學」為主軸撰寫本書,先介紹何謂亞健康,再談及萬病之源──代謝症候群及肥胖該如何預防及改善。接著,提醒國人十大癌症的成因,介紹各種「健康檢查」,再從身體排毒、腸道與益生菌、保健食品、另類醫學與輔助療法等,教大家如何藉由生活調理方式從疾病回歸到亞健康,甚至健康狀態。

廖俊凱
◎現職
美加仁愛醫美診所 院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家醫科 兼任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中華負離子發展協會 顧問
臺灣醫美健康管理學會 副理事長
中華優質生活推廣協會 副理事長
臺北市有氧健康協會 常務理長
臺北市醫師公會第十六屆 監事
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 理事
中華兩岸全效抗衰老促進協會 理事
臺北醫學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中心 研究員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碩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
臺灣教育部審定講師
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專科醫師
臺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經歷
臺灣社區醫學醫學會監事
臺北社區醫界聯盟理事
臺灣整合輔助醫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第六屆理事
臺灣家庭醫學會基層醫學雜誌助理編輯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專任主治醫師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老年科專任主治醫師
萬華醫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

◎相關著作
《微整形逆齡之鑰:讓青春的腳步永留臉龐》(書泉出版)
《看對醫生,做對檢查 ~ 掛錯科,真要命!》(臺灣廣廈出版)
《90%的人生病都掛錯科:權威健檢師教你看對醫生、做對檢查!》(臺灣廣廈出版)

第一章 現代人的健康源頭──從「預防醫學」談起

第二章 沒生病不代表你100%健康──健康與亞健康的差異
‧「亞健康」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
‧靠自我檢測,得知是否為「亞健康」
‧七大壞習慣,讓亞健康「上身」

第三章 肥胖是現代「百病之源」──由肥胖引發的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的定義
‧飲食、生活習慣不正常是最大罪魁禍首
‧代謝症候群可能引發的六大併發症
‧肥胖是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肥胖對健康的其他影響
‧代謝症候群的預防與治療

第四章 威脅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
‧認識十大癌症
‧五大癌症症狀及建議檢查項目
‧常見癌症篩檢項目
 1.基因檢測:找出存在於體內的遺傳祕密
 2.過敏原檢測:讓你遠離反覆過敏的惡性循環
 3.心血管檢查:降低可能的嚴重死亡威脅
 4.無痛胃腸鏡檢查:提早揪出可能致病病灶
 5.單靠「一滴血」:讀出全身上下的健康問題
 6.「零幅射」的新型態磁振掃瞄:讓身體完全現形
 7.全方位「功能性醫學檢測」:針對個人量身打造

第五章 讓數字透露實情──利用健康檢查預先了解身體狀況
‧身體健康檢查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健康檢查的限制
‧四大原則,決定高階健檢是否「買單」
‧評估健檢項目的必要性
‧注意醫療幅射曝露量
‧新型態健康檢查方法
 健康檢查注意事項

第六章 想健康就要排毒──透過排毒器官做好體內環保
‧淨化身體首重「排毒」功夫
‧身體排毒,就是進行「體內大掃除」
‧六大排毒方法
‧與其事後排毒,不如事前忌口

第七章 提高免疫力、人不老──靠益生菌助腸胃保健康
‧你的腸道健康嗎?
‧危害腸道健康的六大殺手
‧通宿便,是讓腸道健康的重要關鍵
‧益生菌數影響腸道內的生態平衡
‧益生菌的七大功能

第八章 「吃」進去的健康──善用保健食品為健康加把勁
‧臺灣人最喜歡的營養補充品
‧保健食品購買習慣大調查
‧認識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也有「不一定保健」的迷思
‧慎選保健食品,以免花錢又賠上健康
‧服用保健食品的五大原則

第九章 非傳統治療為現代人健康加把勁-各種新興輔助醫學與另類療法
‧輔助與另類醫療越來越盛行
‧接受輔助與另類療法的正確態度
‧現正熱門的輔助與另類醫療項目
 1.盛行於西方世界的「順勢療法」
 2.透過呼吸、皮膚及口服而吸收的「芳香療法」
 3.比擦與吃快速且有效的「螯合療法」與「營養點滴療程」
 4.透過「血液淨化」,啟動修復健康的第一步
 5.用「負離子」活化細胞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6.孕育宇宙生命生長的「遠紅外線」

排酸療法DIY
:找回你的自癒

你不可不知的另
類健康法
專門寫給腎臟病
患者的食品成分
速查典
眼睛瑜珈(精)
完全圖解失智症
最新法國葡萄酒
全書




從「預防醫學」談起
相信除了身體極端不適的人之外,沒有人喜歡上醫院,或是常跑醫院。而且從執業醫師的角度來看,如果等到真正疾病發生後再上醫院進行治療,有時可能無法恢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態,甚至會留下無法治癒的後遺症。這也讓許多醫師逐漸體會到:與單純治療疾病相比,阻止疾病的發生可能才是醫師的主要責任。
近半世紀以來,國民所得水準的成長、生活環境的健全、國民營養的改善、醫藥衛生的進步及醫療保健水準的提升,在在都使得國民平均餘命逐年延長。然而,國內外在經歷了戰後嬰兒潮的快速膨脹之後,由於人口結構逐漸邁向少子化、高齡化的影響,人口老化健康與疾病等問題,成為國民醫療保健的頭號隱憂。
事實上早在1979年,美國衛生、教育與福利部(U.S.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1979)就曾經在「公元兩千年全民健康」的全球策略中,要求各國能修正健康政策及健康服務方向,促使人們擁有「正向積極的健康」(positive health),而不再只是預防死亡或疾病的發生而已。因此,「預防醫學」的概念,逐漸深入到整個國家的健康政策之中。
提到「預防醫學」,不論是東、西方醫學,其實都有共同的想法及概念。例如西方醫學裡談到「預防勝於治療」、東方醫學的「上醫治未病」等。因此,簡單來說,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的概念就是「預防勝於治療,防範疾病的發生於未然,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理論上的預防醫學主要包括兩大項,其中之一是「健康的促進」,其二則是「疾病的預防」。
‧初段預防
有第一級的「健康促進」與第二級的「特殊保護」。其中,「健康促進」的重點有:衛生教育、注重營養、注意個性發展、合適的工作及娛樂休閒環境、婚姻座談和性教育、遺傳優生,以及定期體檢。
至於「特殊保護」則有:預防注射、培養個人衛生、改進環境衛生、避免職業傷害、預防意外事件、攝取特殊營養、消除致癌物質,以及預防過敏來源。
‧次段預防
第三級為「早期發現(診斷)」與「早期治療(疾病控制) 」。其主要內容包括了篩選檢定、特殊體檢、適當治療以遏止疾病的惡化,並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和續發症。事實上,如果能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接受治療,就能降低疾病死亡率及罹病率。
‧三段預防
第四級的「限制蔓延(殘障)」與第五級的「恢復常態(復健)」。內容有心理生理和職能的復健、提供適當的復健醫院、設備和就業機會、提供限制殘障(在還未進入「殘障」前,藉由物理或職能治療,來恢復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和避免死亡的設備、醫院的職能治療,以及療養院的長期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