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醫師吃對藥
作  者╱
劉大元
出版社別╱
書泉
書  系╱
康健生活系列
出版日期╱
2013/12/01   (1版 1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986-121-844-1
書  號╱
4902
頁  數╱
308
開  數╱
20K
定  價╱
380 (特價 300)


-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為何看了醫師、吃了藥,還是久病不癒?
可能是看對科別,醫師卻診斷錯誤;
或是醫師診斷正確,卻沒有開對適合的藥物;
或是醫師開對藥物,病患卻不遵醫囑服藥……
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讓患者面臨疾病纏身的困境。

-讓劉醫師告訴你
◎整合中醫的整體觀和西醫的各科專業,輔以另類醫學的物理與化學療法,就可以全面檢視疾病成因,做出正確診斷。
◎沒有哪一種藥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不適合你的,良藥也會變毒藥。
劉大元醫師分析中、西醫的異同及優缺點,點出民眾對健康檢查、看病與用藥的迷思,並教導民眾如何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同時分享能量整合醫學的原理和成效,以及18個治癒案例的故事。期許讀者能建立正確的看病及用藥觀,中、西醫師也能開放心胸吸收本科以外的醫療知識與經驗,讓所有承受疾病之苦的人,都能「找對醫師」,得到「正確有效的醫療方法」,並「吃對藥物」,最終重獲身心健康。
※書籍推薦人
林少琳(前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及加護病房主任)
許文志(環球科技大學創辦人)
張永賢(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榮譽教授)
崔玖(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黃榮村(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羅錦興(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前瞻醫用系統中心主任)
(以上依姓名筆劃數排列)

劉大元
◎現職
大元聯合診所院長
環球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中華民國另類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螯合療法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學歷
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臺北榮民總醫院針灸班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分班第六屆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經歷
署立臺南醫院家醫科醫師
臺南縣下營鄉衛生所主任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主治醫師
同安診所院長
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中部分會會長
友聯產物保險公司首席醫療顧問

◎著作
《你不可不知的另類健康法》(書泉出版)

推薦序(依姓名筆劃排序)

自序 以病患為師
前言 從病患的角度看疾病問題

Chapter 1 生病時,該找中醫?還是西醫?
1 我需要量身訂做的診療
2 中醫好或西醫好?
3 中醫與西醫的差異
4 中藥與西藥可以同時服用嗎?
5 如何尋求醫療諮詢與看對醫師
6 健康檢查與看病的迷思

Chapter 2 想看病,我還有其他選擇嗎?
1 另類醫療選擇 — 能量醫學
2 傅爾醫師,您真是太神奇了
3 一次就能對症下藥的傅爾電針
4 我的藥物診斷學
5 預防醫學與抗老化

Chapter 3 不適合你的,良藥也會變毒藥
1 吃錯藥到底有多嚴重?
2 病患的服藥責任
3 吃對藥一定會看到療效
4 你一定要有的服藥常識
5 三高用藥不可不知的事
6 破解用藥的迷思
7 健康食品隱藏的危機

Chapter 4 健康要靠自己把關
1 傾聽身體發出的警訊
2 自癒力是健康的關鍵
3 過敏是現代人的通病
4 善用另類醫學輔助治療癌症

Chapter 5 另類整合醫療治癒病患經驗分享
1 誤用中藥導致重金屬中毒
2 我的抗癌路找到好幫手
3 治好我的心血管疾病
4 有毒物質造成的職業傷害
5 過動兒終於變成乖寶寶
6 躁鬱症傾向的病患
7 情緒失調造成的壓力症候群
8 從情緒障礙中走出來
9 疼痛不止的顳顎關節病變
10 胃痛、失眠與情緒困擾
11 失聲的父親發出聲音了
12 如華陀再世治癒我的疑難病症
13 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
14 手腳冰冷與情緒障礙
15 飽受黃、白帶困擾十五年
16 腎病症候群的療癒之路
17 樂觀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
18 另類整合醫療讓我重生

附錄 讓我們活得好又活得老—用心思考國人十大死因與預防醫學
參考書目

論語情:為你搭
起《論語》與日
常生活的橋梁
認識妥瑞症:找
出誘發因素,遠
離抽動症狀 (
限中國大陸以外
地區銷售)
論語腦:為你開
啟《論語》與腦
科學的新世界
季氏八極拳(含
示範影片)
把善良留給善良
:一位駐外人員
的心路歷程
信任「放在」錯
誤的對象:揭開
詐騙集團真實手





Chapter 1生病時,該找中醫?還是西醫?
1 我需要「量身訂做」的診療
到我們診所看病的患者,普遍都有相同的經驗,即是接受主流醫學治療效果不彰,遭遇過重大挫敗的求醫歷程,其中還包括不少我的同業。
我也是如此。我自小體弱多病,有先天過敏體質,有經常性的眨眼睛、過敏性鼻炎、咳嗽、扁桃腺發炎、拉肚子、蕁麻疹、慢性結膜炎等症狀,總是去了又來,無法徹底根治。
我的父親在四十一歲時中風,而遺傳基因果然對我造成不小的影響,我在三十歲就罹患高血壓,四十四歲得了心肌梗塞,還裝上一根原本或許不該裝在心臟的支架。
當時,我是主流醫學訓練出來的專業醫師,依照過往所學習的一切,竭盡心力來治療自己。但是,我只知道如何處理症狀,卻無法解決造成疾病的根本問題;就像治療我的患者一樣,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個症狀還未解決,另一個症狀又跑出來,有時連病症的根本問題出在哪裡都不知道。
為了戰勝疾病,中、西醫使盡諸多療法,包括動手術、西藥、中藥、推拿、拔罐、按摩⋯⋯等,方法各有千秋,效果不盡相同,但目的全都一樣,無非是希望幫助患者早日消除病痛,恢復健康。
只是,現代文明過度依賴科學數據,講求實證的西醫遂成為主流,非西醫的診治方式就被歸類為非主流,被稱為「輔助與補充」或「另類」醫學。
所謂的科學數據是以統計學的指標為依據,往往因為使用指標的差異,而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在醫學上,統計學應該應用在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上,而非使用在單一個案的疾病治療。因為有些個案可能是統計學常態分布的兩端,如果按照一般正常的醫療程序來處理,對這些個案是不會有幫助的,這些久治不癒的患者應以特例來看待,並另行思考治療方式。
對這些久治不癒的患者來說,在乎的並非「主流」或「非主流」的醫療體系,而是能「有療效」的治癒疾病。而在學習另類醫療後,我才知道它的效果有時比主流醫療更快、更準。好比身材標準的人,可以買到物美價廉、大量製造的成衣;身材異於常人的瘦子或胖子,則需要量身訂做才穿得合身。另類醫學的醫師不過是懂得「量身訂做」的裁縫師。
不過,醫學界習慣使用太多的專有名詞,以及讓人難以理解的詞彙來解釋病情,不僅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到困惑,有時連新進醫學院的學生也覺得學習上有困難。而另類醫學中,有些項目是意會的、抽象的,需要讓大眾多加瞭解;這也是我持續寫書介紹不同另類醫學的目的。我嘗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各項另類醫學的內容,期望讓患者和醫者都能夠輕易進入另類醫學的殿堂,一窺其中奧妙。

5 如何尋求醫療諮詢與找對醫師
•如何尋求醫療諮詢?
由於西醫分科太細,患者在看病前常會搞不清楚到底要看哪一科。如何才能從自己的症狀來判斷看診的科別呢?不妨先從諮詢自己信任且友好的醫師開始,請他們給你初步的判斷與建議;即使他們所擅長的專科不同,但畢竟受過醫學基礎教育,仍然是最具參考價值的意見。
再者,要如何找對醫師呢?同樣可以先徵詢熟識且信任的醫師,或是家醫科醫師,請他們提供有效益的資訊與建議。此外,當今的網路資訊相當豐富,讀者可以自行獲得醫師的評價及相關訊息,也是一個很好的管道。可以確定的是,所有合格醫師都是由醫學院畢業,必然受過完整的專科訓練。遺憾的是,仍然有些利用民眾的無知或資訊不足而混充「疑似」醫師的不肖分子。若想瞭解某位醫師是否為合格醫師,可自行點閱行政院衛生署網站(www.doh.gov.tw),點選「醫事人員執業資料查詢」,或是打電話到衛生署確認。
現在也有許多人自稱是自然醫學醫師,曾取得國外某某大學的自然醫學博士等,企圖混淆視聽。

•我的病該掛哪一科?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因身體不適而前往醫院,卻往往不知道該掛哪一科看診才好;勉為其難的做出決定,但後來卻是看過一科換一科,甚至醫院也一間接著一間換,就這樣看過許多科別的醫師後,不但查不出什麼問題,還被告知一個可能疑似的病名,然後乖乖接受很久的治療。最後,症狀沒有改善就算了,甚至還每況愈下。
我的患者A小姐,一直有腰痛的問題。她找過中醫,也嘗試過電療、熱敷、針灸、整脊、推拿;後來又到醫學中心的骨科與神經外科照了X光,還做了核磁共振(MRI)檢查。結果顯示,A小姐腰椎的神經腔狹窄,軟骨壓迫到腰椎第四、五節神經處,必須開刀。之後,她又到大陸接受小針刀(註)治療,處理腰部與手腳無力的問題,只是治療半個月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連後小腿、膝關節與右腳都開始酸麻、抽痛,甚至無法站立。回國後,A小姐到復健科檢查,並接受半年以上的復健治療。
最近,A小姐更覺得疲累,尤其是睡覺時,躺下來就會有窒息的感覺。於是,她向國內某心臟科權威求診,醫師說是心臟二尖瓣脫垂,只好再做心臟超音波與心電圖,最後只開立鎮定劑給她服用。但藥物的副作用讓她覺得整天昏沉沉,只好停用藥物。
A小姐再度尋求中醫的幫忙,心想或許藉著改善體質,能讓健康有所起色,可惜一切似乎徒勞無功,最後還發現手指有了類風
濕性關節炎的症狀,特別是心臟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她經常感到心臟被重壓到難以呼吸的情況,直到在朋友介紹下,來到我們診所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
我以傅爾電針檢測,發現A小姐有胸悶、胸痛、心悸、鼻子過敏、頭暈、耳鳴、腰酸背痛、情緒不穩定、恐慌、手抖與睡眠障礙等問題。有關腰部正中央的疼痛狀況,我們以針灸治療;胸悶、胸痛及心悸症狀,則以醫學芳香療法與螯合療法治療。一個月後,A小姐的各種症狀都獲得極為明顯的改善,讓她對人生又充滿了希望。

•我該如何陳述病情?
看診時,醫師一定會問:「你怎麼了?」這時,患者若語焉不詳或描述錯誤,便容易造成醫師在研判病情時的方向有所偏差,而進行了錯誤的檢查項目,並導致診斷上的誤差。接著,醫師可能會因判斷錯誤而開錯藥,輕則症狀無法改善,在再度回診或更換醫師後,能講清楚自己的症狀就能解除危機。但嚴重時,可能因誤診誤治,導致接手治療的醫師分不清楚哪些是患者原有的症狀,那些是因為吃錯藥而產生的症狀,治療起來就複雜多了。
我在執業的過程中,曾遭遇過一次痛苦而自責的經驗。
當我要為患者開立處方籤時,用臺語詢問:「你對什麼藥物會過敏嗎?」接著,患者也以臺語含混不清地回答:「ㄟ(會)。」由於當時門診還有數十位患者在等候,心急再加上臺語不好,聽成「ㄇㄟˇ(嘸,不會)。」迅速開完處方後,請他記得服藥,便讓他離開了。
過了幾個小時,患者的家屬突然焦急地致電給我,說患者在服藥後過敏得非常嚴重,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聽了立下判斷、緊急處理,終於將症狀緩解下來。後來與其家屬溝通後才瞭解,原來患者在省立醫院沒看過門診,但看過一次急診,原因也是對同一種藥物過敏。
一般而言,有這種特殊狀況的患者到門診看病時,一定會再三強調自己對哪種藥物過敏。何況他已經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了,我問他是否有藥物過敏的病史時,他卻口齒含混不清的回答:「ㄟ(會)。」讓我誤以為他是說:「ㄇㄟˇ(嘸,不會)。」因此做出錯誤的判斷。後來緊急處理得當而未發生問題,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這次痛苦的教訓給我很大的警惕。在問診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患者的回應更要不厭其煩地確認。因此,我常說患者不僅要找對醫師看病,回話或由家人代答時,一定要清楚。畢竟在門診時,時間有限,說得清楚就能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診治,與開立對的處方。否則,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差錯,可能會釀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患者和醫師沒有溝通清楚時,會造成雙方認知上的差距,此時醫師只好將其歸類為「疑似」某種症狀而做治療,容易造成誤診和誤治。
其實,患者無法說清楚症狀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患者本來就沒有受過醫學訓練,說不清楚或搞不懂狀況也是理所當然。但醫師不同,一個受過完整醫學教育的醫師應該要透過問診技巧,引導患者說出症狀,得到需要的訊息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只是一昧的等待患者敘述,顯然是一位不及格的醫師。如同到銀行開戶時,沒經驗或經驗不足的人剛開始會一頭霧水,但經過行員親切的指導,便能順利完成作業。因此,除非患者對就診這件事有豐富經驗且溝通能力良好,否則醫師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專業技術仔細問診,如此所下的處方才會是最正確的。而患者在求診時該盡的責任是,回話時盡可能口齒清晰。
再說,有些疾病的症狀是極為類似的。我常舉例,頭痛、頭暈的症狀可細分為九類(見本書Chapter 3,第124-125頁);又如胸痛,可從胸痛的位置、痛感、時段,伴隨其他症狀等來判斷,是否因心臟缺氧、外傷、咳嗽、劇烈運動或其他原因所造成。患者若想瞭解其中的差異,相當不容易,只能透過醫師的「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即當A病及B病都有某一症狀時,必須透過伴隨的其他症狀,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例如,當眼睛乾澀時,有可能是乾眼症,也有可能是肝功能不佳,或過度疲勞,或葉黃素不足,醫師不能只聽到眼睛乾澀就一昧認為是某種疾病,而是要透過仔細的問診,瞭解症狀的全貌再下判斷,尤其在面對老人及孩童患者時,更需要特別謹慎。

•不同醫師的診斷不一樣時,我該怎麼辦?
有位動完乳癌手術的患者,聽到開刀醫師告訴她:「妳的腫瘤已經切除了,不必做化療。」可是腫瘤科醫師卻說:「希望妳再做六次化療。如果不做,五年的存活率是60%,有做的話,五年的存活率會提高到76%。」事實上,這位患者已經做過兩次化療,而且是在腫瘤變小之後才開刀的。面對兩位醫師的分歧意見,她不知道該聽誰的才對。
根據西醫的理論來分析:若她屬於60%會存活的人,或24%可能活不了的人,都可以選擇不要做化療,因為做化療之後的存活率並無不同,但生活品質一定會變差,甚至還可能對她的身體造成傷害。換言之,只有其中16%的人需要做化療。問題是,沒有人知道她究竟屬於60%、16%,還是24%的其中之一?
我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從事另類醫學,但從未反對主流醫學,也從未反對以化療、放療及手術方式來治療癌症。但在邏輯上,針對這個案例,我實在很難建議她應該做化療或是不做化療,因為癌症畢竟是一種易致命的疾病。
西醫是用相對科學的方法,來告訴患者是否需要治療?就像做成衣的廠商用S、M、L區分大小和尺寸;但對於同樣高度的人來說,每個人的體型不盡相同,有些是肚腹膨大,有些是瘦高如柴,只是成衣就算不能百分百合身,還是勉強可以穿大一號或小一號來調整。但醫學不一樣,它是非常個人化的科學,不可能容許那麼多的不合身,即使兩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病,也有可能因為先天基因的不同,再加上造成疾病的原因不一樣,治療的方式就可能完全不同。
患者同時看數個專科醫師是很普遍的現象,卻經常發現,在同一個時間、兩個不同科的專科醫師,會給予不同甚至相左的醫療意見與處方,令他們無所適從。
可能由於西醫分科太細,醫師看病時,就診的多為同一類型的患者,往往專科醫師在聽取患者陳述症狀後,容易出現反射性的診斷,而對患者病情的整體判斷失之偏頗。雖然有家庭醫學科,但很多醫師只把自己定位成看第一線疾病的醫師,小病則看,大病檢傷分類轉診給其他專科醫師,還是會淪入分科過細的問題。
當患者遇到同科不同醫師或不同科醫師說法不一樣時,該怎麼辦呢?這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可能某位醫師可治療好大部分的患者,少數治療不好;或者某位醫師看錯大部分的患者,但能看好少數的患者,而搞不好你就是那少數患者的其中之一。因此,你只能先信賴你所選擇相信的醫師,學習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再做決定。
特別要說明的是,有時做了一堆檢查卻查不出病因,有些醫師就會懷疑患者可能得到憂鬱症,導致患者信以為真。在臺灣,憂鬱症這個診斷似乎被濫用了。

•久治不癒,是否需要換醫師?
曾有患者問我,若疾病遲遲未見痊癒,會不會是看錯科別呢?的確不無可能,但也有可能是看對科別,卻找錯醫師或吃錯藥,症狀才會無法改善。以頭痛為例,一般西醫都會開肌肉鬆弛劑或止痛劑,但若是因為子宮收縮不良引起的頭痛,效果就有限,唯有找到疾病真正的原因,才能確切的對症下藥。
情緒有問題時,身體會出現各種疾病;而疾病纏身時,肯定很難擁有好情緒。治療疾病時,需要瞭解身心交互影響的因素,從多元面向思考與治療,才能真正藥到病除。如果向同位醫師求診兩、三次,症狀依然不見改善,對醫師已經失去信心時,不妨
決定換醫師吧。
至於,要如何瞭解醫師究竟有沒有對症下藥?所謂的對症下藥,標準流程是:診斷→治療(醫師開立處方、患者拿取藥物、服用藥物),亦即投藥前經過正確的診斷或疑似診斷,對醫師而言,就已達成對症下藥的目標了。
醫師治病其實是靠經驗法則,也會習慣性開立經常使用的藥物,也就是較高比例的患者服用後有療效且較少副作用的藥物。而有些不常被使用的藥物,即使只有10%的人需要它,也有其存在價值,必須被保留。可惜的是,有些醫師卻因較不瞭解其藥性而從未使用它,導致那10%的患者失去了被治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