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建築
日本の近代建築
作  者╱
藤森照信
譯  者╱
黃俊銘
出版社別╱
五南
書  系╱
博雅文庫
出版日期╱
2024/05/14   (3版 2刷)
  

若無法看見預覽文件請按此下載

即日起五南舊官網僅提供書籍查詢,如欲購書,請至五南新官網 https://www.wunan.com.tw/
I  S  B  N ╱
978-626-343-874-3
書  號╱
RA16
頁  數╱
456
開  數╱
25K
定  價╱
500



建築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混合物,因著西方文化的到來,開始與當地文化產生衝突與對話,歐洲各殖民地也形成殖民建築文化,而這股風吹到日本,豐富了日本建築的元素。藤森照信花費二十幾年的時間,由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西洋館到昭和初期的現代主義,持續調查研究,完成這本超越以往日本建築的歷史寫作,以世界建築史宏觀的角度,說明近代日本建築與世界建築廣域連動的關係,以及西方建築文明在日本內化的歷史過程。
※書籍推薦人
銘傳大學建築系   專任助理教授徐明松專文推薦
※推薦文
推薦序

  日本是亞洲在十九世紀唯一成功現代化的國家,為什麼日本能?這大概是許多亞洲國家或西方知識分子想問的問題,就像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認為日本菁英因為能夠控制國家機器和社會結構,進行由上而下的改革而臻成功,這是歷史上罕見的例子,但為甚麼這樣罕見的例子是出現在日本?因此「日本學」就一直是歷久不衰的學問。而,我們建築專業領域也經常思索,為什麼臺灣戰後王大閎、張肇康或陳仁和留下的現代性思索,無法系譜式地傳承下去?到底臺灣社會百年來內部結構式的組成與變動是如何?並如何影響各個文化層面的現代性?建築在這制度中又如何扮演其特殊性的角色?臺灣是否就像美國移民社會,脫離歐洲母體,形成義大利建築史家塔夫利(Manfredo Tafuri)所說的失去根基(foundation)?臺灣相對於中國自然有所不同,因為歐洲是現代性的發源地,中國卻是帝國主義的階下囚,但在建築創作的傳統文化給養上,我們仍然是失去了根基。
  驚訝的是,日本這個從唐宋就不斷從中國吸收技術、文化的國家,在十九世紀面對西方列強的船堅礮力與資本主義新制度,竟然可以這麼快改弦易轍,必然有其歷史因素或該因素所形成的日本性,因此日本學習中國,卻也早已建立根基,所以才沒面臨美國或臺灣的問題,隨後經現代化,完成獨樹一幟的資本主義形成過程。
  多年來一有機會就走訪日本或搜尋能為我解答的書籍,儘管歐洲知識分子認為日本的文化現代性發展帶有明顯的不穩定性,有時表現上也趨極端,但仍可看做是對恆常制度的不滿或發洩,乃至批判與嘲諷。
  建築史當然是理解歷史的重要學科,因為它不僅涉及人文,還牽扯技術,再加上它的完成需要社會部分的動員,因此建築史的研究非常有助於了解歷史底層的實際脈動。藤森照信教授這本《日本近代建築》(日本の近代建築)一九九三年由日本岩波書店出版,是從生產技術的角度切入,也不忘與世界的聯結,詳實紀錄了安政元年(一八五四年)通商口岸開放後,第一波西方文化的引入,隨後歷經明治維新全面西化的八十幾年間建築的演變。據說當時岩波書店出版時是上下兩冊,開本更小的口袋書,顯然讀者也鎖定一般大眾。然而對剛開始關心日本建築的臺灣朋友來說,一口氣讀完大概會被裡面的人名、流派名稱搞得昏頭轉向,不過勿需擔心,有個整體梗概後,將它當工具書,需要時再查,非常好用。
  當然這本書之所以具可讀性,還得歸功於譯者同時也是藤森的學生黃俊銘教授的深刻理解與流暢譯筆,才能讓這本《日本近代建築》的經典著作有值得閱讀的譯本。更令人興奮的是,作為退休建築史學者的藤森教授,最近將陸續在臺灣完成幾座茶室,他不只想用建築史理解日本現代性的問題,也想用實際作品參與東方現代性的論戰,先不提藤森教授那令人驚豔的特殊美學品味,光是他的意志力與戰鬥力就令人望塵莫及。因此為之推薦。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二○一一年八月 臺北外雙溪

藤森照信
一九四六年誕生於日本長野縣。他不僅是專攻近代建築史、生產技術史的學者,也是位建築家。他喜愛將木、土、石、植物等自然元素放入建築之中,給人質樸淡雅的感覺。提出內向空間、自然素材論、現場論等建築理論,並在其作品中不斷實踐,成為獨樹一幟的日本現代建築家。
著有《明治の東京計劃》(岩波書店)、《建築偵探の冒險•東京篇》(筑摩書房)等。並有眾多建築作品,如神長官守矢史料館、蒲公英之家、韭菜之家─赤瀨川原平邸、一棵松之家、濱松市秋野不矩美術館、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赤瀨川家之墓、茶花城、不東庵工房等。
※譯者簡介
黃俊銘
黃俊銘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中原大學建築所專任副教授。著有《新竹市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總督府物語-台灣總督府暨官邸的故事》、《台北賓館之風華再現》等。

推薦序
第一章 繞著地球向東轉來到日本∣陽台殖民地樣式建築
一、附著陽台的西洋館
二、在日本的開花
第二章 繞著地球向西轉來到日本∣雨淋板殖民樣式與木骨石造
一、釘木板的白色西洋館
二、北海道開拓與美國
三、另一個向西走的殖民樣式
第三章 冒險技術者的西洋館∣洋式工場
一、日本的產業革命與建築
二、沃特斯傳
第四章 匠師們的西洋館∣擬洋風之一
一、木骨石造系擬洋風的誕生
二、灰泥系擬洋風的盛行
第五章 文明開化的花朵∣擬洋風之二
一、雨淋板系擬洋風的出現
二、文明開化建築論
第六章 御聘建築家的活躍∣歷史主義的導入
一、最初的正統派
二、孔德教授訪日
三、作為宅邸創作者
四、安德與布克曼的介入
第七章 日本籍建築家的誕生—歷史主義的學習
一、何謂歷史主義
二、英國派
三、德國派
四、法國派
五、國家與建築
第八章 從明治到大正—自我覺悟世代的表現
一、對於理論的覺醒
二、與傳統的抗爭
三、新藝術運動
四、發現實用的美洲大陸
第九章 新世紀的歷史建築—美國派的興盛
一、美國派的興盛
二、歐洲派的復興與歷史主義的顛峰
三、新感覺派
第十章 社會政策派—都市和社會問題
一、耐震構造和防火
二、震災復興計畫
三、住宅問題
第十一章 現代設計—由表現派開始
一、何謂現代設計
二、日本現代設計的起點
三、臨時建築裝飾社和後期表現派
第十二章 初期的現代主義∣包浩斯派與柯比意派
一、風格派及包浩斯派的由來
二、反主流的柯比意派
三、戰爭與建築
後記
譯後語
名詞對照

50則非知不可
的書法欣賞概念
茶之書
劇本筆記:讀劇
必修的22堂課
52則非知不可
的舞蹈欣賞概念
負建築 (限中
國大陸以外地區
銷售)
52則非知不可
的古典音樂概念



書評
提到藤森照信先生,在日本建築界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位人物。讀過藤森先生所寫的這本書後,可以說就能對於近代日本建築史有個大致的了解。我想這是一本不論是從事建築相關工作的人士或是學生,都應該要讀的一本書。─日本亞馬遜網站讀者書評

第一章   繞著地球向東轉來到日本
-陽台殖民樣式建築-
一.附著陽台的西洋館
在亞洲
  古老的西洋館附著陽台(Veranda)。
  在熊本作為宣教士住宅的詹姆士邸(James House)【圖1-1】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四年所建,在東京西鄉山所建的薩摩藩出身的海軍大將西鄉從道的住宅是明治十年的建築,創立同志社大學的新島襄的小型住宅是在明治十一年建在京都御所一旁。
  陽台這個有親和力而又眾所周知的語彙,主要是附屬在住宅上,但事實上比所想像的範圍還大,無論是在信州佐久的中込學校(M8.【圖4-9】)、在甲州的東山梨郡役所(M18)都建有陽台,在岡山縣和氣町的不受不施派的法泉寺(M11.【圖1-2】),由六根柱子所支撐的百十餘年前的陽台,如今在蓮花田中依然存在。說來,陽台在日本列島的關東以西較多,但由北海道的旭川到鹿兒島廣泛的分布在全國。(以下以M代表明治,T代表大正,S代表昭和)
  附有陽台的西洋館的形狀任何人都容易辨識。沒有牆壁或高塔突出,上面蓋著廡殿四坡的大屋頂,下面建築物的本體收納成正方形或長方形。設計上單調不使用彩色或任何裝飾,它的表情只有集中在陽台上面。站在這種建築物前面,視野所見只有寬廣的陽台,不會留下其他的印象。
  陽台的作法非常簡單,只要在屋簷前立柱支撐,使用其下的空間,所以並非不像日本民家的「緣側」,但是寬度不同。陽台非常寬廣,有時不只是在南面,連東西側甚至北側都廻繞著陽台。調查一下三面或四面有陽台的建築,陽台的面積約占大阪的泉布觀(M4.【圖3-7】)的五分之二,鹿兒島紡績所技師館(慶應元年或二年.【圖1-3】)的三分之一。這個與室內空間匹敵的半戶外空間收納在一個屋簷底下,與一般建築不同的性格隱藏在此。
  面向此寬廣陽台的房間牆壁上設有窗戶,不是像一般西洋館牆上的半截的窗戶,而是到地板的落地窗。此種落地窗的形式稱為「法國窗」,在南歐的法國或義大利普遍使用,在北歐的德國或英國就較少見。在法國窗的外側通常附有遮陽而通風的百葉窗,此種百葉窗在德國較少,在英國也只有在設計上有義大利取向的建築家會例外地使用它。
  即使如此,為何陽台會占建築物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這麼寬廣呢?如果需要遮蔽陽光,只要在南面突出陽台就好,為何要四面廻繞呢?為何一定要使用法國窗和百葉窗呢?
  為了解開謎題,先來探究一下具有陽台的西洋館在日本登場的背景。溯源而上,就來到在幕府末期剛開埠的長崎,以及橫濱、神戶等地的外國人居留地。
  這裡是個小外國。日本歷經二百餘年漫長的鎖國之後,在安政元年(1854)開國,期待已久的歐美貿易商人由長崎等各通商港埠登陸。他們多數不是直接由母國來日,而是沿著已經形成的香港、上海等中國沿岸城市的外國人居留地,追求商機北上而來。處女之地利益雖大危險亦不少。不顧危險只有利益念頭而登陸的這些人稱為冒險商人(Adventure Merchant),是一群危險人物,例如由上海而來最早登陸橫濱,而得到「英一番館」之名的英國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正是在十數年前鴉片戰爭的幕後操控者。他們在採購生絲、茶葉等日本特產的同時,向當時處於內戰狀況的幕府與薩長陣營雙方販賣武器而獲得龐大的利益。
  在此獲利的投注下,他們將自己所居住的市街整頓成像外國一樣。向幕府及後來的明治政府嚴格要求都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日本當時所沒有的新式給排水道、洋式公園、點瓦斯燈等等。由日本方面的資金和外國方面的技術所建設的基礎上,他們投入自己的資金,建造教會、醫院、旅館、俱樂部、劇場、墓地,甚至是賽馬場。
  由近代的給排水道到公園、旅館等建設,在日本都是第一次,撇開居留地這個半殖民地性制度的問題,他們決意將自己居住的場所建設成完全像歐洲的都市一樣。由長崎或橫濱遺留至今的外國人墓地亦可看出,因有埋骨他鄉的打算,也才有可能做出這樣的市街建設。
  如此形成的小外國當中呈現兩種光景。其一是港口周邊平地上的市街,以稱為「外灘」的海岸大道為中心,密集接連建造商館、旅館、俱樂部、稅關等建築,建物前面的步道上購物歸來的婦女讓傭人提著東西,自己撐著傘、牽著小孩趕著回家,對面牽著洋犬的紳士邊走拄著柺杖在磚道上敲出叩叩的聲音。車道上四頭馬車向著外國公館疾駛而去,急於拉客的人力車斜向插入車道,馬車上飛出的英語謾罵聲與人力車上回敬的日語怒罵聲相互交錯。兩車走後,跟著緩緩而來的撒水車使街道上的塵土歸於平靜。另一個是俯視外灘商業街道的山丘上的光景,沿著植有樹木與綠籬的石板斜坡拾級而上,可以看見油漆的大門,門內明亮的家屋和南側寬廣的草坪庭園。一邊觀賞右邊的玫瑰、左邊的龍舌蘭,一邊走到草坪底端,映入眼簾的是商館屋頂的一角與廣闊的海面。
  外國的商人住在山丘山,然後在眼下的市街中工作,而此二種光景共同所見的就是陽台。山丘上的住宅面向海平面,平地的商館面向港口,都開放著廣闊的陽台。
外國商人稱呼建在山丘山附有陽台的開放性西洋館為小木屋(Bungalow)。現在的日本也稱呼在高原上木造的住宅設施為Bungalow,在此語彙所內含簡便而開放性的感覺上,加上南洋異國的風情,就會使人產生過去歐美冒險商人腦袋裡的Bungalow的印象。
  雖然可以稱呼附有陽台的西洋館為Bungalow,但此語彙的感覺原只限於山丘山的住宅,並不包括平地的商館或旅館在內。同時,隨後出現的磚或石造附有陽台的正式建築物也難以含括在內。因此稱這種建築的形式為「陽台殖民樣式」(Veranda Colonial Style)。